2023年 18卷 第4期
2023, 18(4): 663-672.
doi: 10.11899/zzfy20230401
摘要:
四川活断层普查项目是四川省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历时5年,项目完成了四川省1∶250 000活动断层普查、7条断层的1∶50 000活动断层地质填图、11个城镇的1∶10 000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和四川省活断层信息系统的建设。该项目新发现了五道梁-长沙贡玛、松岗、达朗松沟等9条断裂晚更新世或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编制了全省1∶250 000活动断层地质图,编制和修订了成都平原和若尔盖盆地第四系等厚线图。这些新成果不仅为地方抗震设防、国土规划、重大工程选址、地震应急处置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支撑,也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机制和孕震构造环境提供了支撑。
四川活断层普查项目是四川省政府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历时5年,项目完成了四川省1∶250 000活动断层普查、7条断层的1∶50 000活动断层地质填图、11个城镇的1∶10 000城市活动断层探查和四川省活断层信息系统的建设。该项目新发现了五道梁-长沙贡玛、松岗、达朗松沟等9条断裂晚更新世或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编制了全省1∶250 000活动断层地质图,编制和修订了成都平原和若尔盖盆地第四系等厚线图。这些新成果不仅为地方抗震设防、国土规划、重大工程选址、地震应急处置等方面提供了基础支撑,也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动力学机制和孕震构造环境提供了支撑。
2023, 18(4): 673-682.
doi: 10.11899/zzfy20230402
摘要:
茂县-汶川断裂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龙门山后山断裂,是龙门山构造带形成的重要断裂,对解释青藏高原动力学和南北地震带的变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学者对茂县-汶川断裂活动性采取不同手段展开调查研究,使用ESR、TL等多种方法表明断裂在晚更新世有过活动,但断裂在晚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有无活动缺乏可靠的直接证据。为此,在汶川县草坡一带,综合地震地貌、探槽和年代分析等手段,揭露了2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约(345±20)a、(2015±30)a,证明了茂县-汶川断裂汶川段在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
茂县-汶川断裂是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龙门山后山断裂,是龙门山构造带形成的重要断裂,对解释青藏高原动力学和南北地震带的变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已有学者对茂县-汶川断裂活动性采取不同手段展开调查研究,使用ESR、TL等多种方法表明断裂在晚更新世有过活动,但断裂在晚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有无活动缺乏可靠的直接证据。为此,在汶川县草坡一带,综合地震地貌、探槽和年代分析等手段,揭露了2次古地震事件,分别距今约(345±20)a、(2015±30)a,证明了茂县-汶川断裂汶川段在全新世以来有过活动。
2023, 18(4): 683-692.
doi: 10.11899/zzfy20230403
摘要:
昔格达组地层是我国西南地区晚新生代典型的沉积地层之一,但针对其沉积环境和古环境的研究记录较少。为此以冕宁县城西北方向钻孔揭示的昔格达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年代、粒度和孢粉测试分析,结合沉积序列、岩性岩相、沉积构造特征等,可知736~719 ka期间沉积物以滨湖亚相的沉积环境为主,植被分布存在显著的垂直地带性,气候整体温暖湿润;719~563 ka期间沉积物以深湖-滨湖亚相的沉积环境为主,此阶段针叶类植被花粉含量增加,禾本花粉含量稍有下降,气候较上一阶段变冷干;563~455 ka期间沉积物以半深湖-浅湖亚相沉积环境为主,此阶段针叶类植被花粉含量增高,阔叶类植被花粉含量稍有减少,指示该时期古环境较为冷湿。
昔格达组地层是我国西南地区晚新生代典型的沉积地层之一,但针对其沉积环境和古环境的研究记录较少。为此以冕宁县城西北方向钻孔揭示的昔格达组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物年代、粒度和孢粉测试分析,结合沉积序列、岩性岩相、沉积构造特征等,可知736~719 ka期间沉积物以滨湖亚相的沉积环境为主,植被分布存在显著的垂直地带性,气候整体温暖湿润;719~563 ka期间沉积物以深湖-滨湖亚相的沉积环境为主,此阶段针叶类植被花粉含量增加,禾本花粉含量稍有下降,气候较上一阶段变冷干;563~455 ka期间沉积物以半深湖-浅湖亚相沉积环境为主,此阶段针叶类植被花粉含量增高,阔叶类植被花粉含量稍有减少,指示该时期古环境较为冷湿。
2023, 18(4): 693-700.
doi: 10.11899/zzfy20230404
摘要:
安宁河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主要构成断裂之一,在冕宁县城附近因南河断裂与其汇交,导致该区域断层几何结构复杂。通过地质考察和探槽开挖,新发现了一段全新世活动断裂,命名为安宁河断裂西支。通过典型断错地貌位移测量和年代学样品测试得到调查点左旋滑动速率为(1.6±0.2)mm/a。开挖的古地震探槽揭示了2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2 300 ±30)~(1 700±30) a BP之间的一次地震和公元1536年7½级地震。已有研究在安宁河断裂南段获得的2次大地震事件与本次探槽揭示的地震事件时间较好地对应,说明安宁河断裂南段的大震事件可能导致了安宁河断裂西支同时破裂。
安宁河断裂是川滇菱形块体东边界主要构成断裂之一,在冕宁县城附近因南河断裂与其汇交,导致该区域断层几何结构复杂。通过地质考察和探槽开挖,新发现了一段全新世活动断裂,命名为安宁河断裂西支。通过典型断错地貌位移测量和年代学样品测试得到调查点左旋滑动速率为(1.6±0.2)mm/a。开挖的古地震探槽揭示了2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2 300 ±30)~(1 700±30) a BP之间的一次地震和公元1536年7½级地震。已有研究在安宁河断裂南段获得的2次大地震事件与本次探槽揭示的地震事件时间较好地对应,说明安宁河断裂南段的大震事件可能导致了安宁河断裂西支同时破裂。
2023, 18(4): 701-717.
doi: 10.11899/zzfy20230405
摘要:
白龙江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东昆仑断裂的北侧。白龙江断裂西段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对研究东昆仑断裂速率向东衰减的机制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根据遥感解译、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和地质剖面研究白龙江断裂西段的几何展布和断层活动性。白龙江断裂西段分为3 支,包括郎木寺断裂、阿米塘断裂和热尔-旺藏断裂组成的中支、崩巴村断裂构成的南支和下山-迭部断裂构成的北支。这些断裂皆为左旋走滑断层,其中下山-迭部断裂、郎木寺断裂和热尔-旺藏断裂为全新世断层,崩巴村断裂为晚更新世断层。白龙江断裂西段沿袭了前第四纪断裂展布,其分支的几何形态上属于一种典型的尾端构造样式:同向分支断层。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江断裂地表上未与东昆仑断裂直接相接,而在深部与之相接,可能分解吸收了东昆仑断裂的部分滑动速率,使得塔藏断裂的滑动速率低于其西侧的玛曲断裂。
白龙江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东昆仑断裂的北侧。白龙江断裂西段的展布及其活动性对研究东昆仑断裂速率向东衰减的机制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根据遥感解译、地质地貌调查、探槽和地质剖面研究白龙江断裂西段的几何展布和断层活动性。白龙江断裂西段分为3 支,包括郎木寺断裂、阿米塘断裂和热尔-旺藏断裂组成的中支、崩巴村断裂构成的南支和下山-迭部断裂构成的北支。这些断裂皆为左旋走滑断层,其中下山-迭部断裂、郎木寺断裂和热尔-旺藏断裂为全新世断层,崩巴村断裂为晚更新世断层。白龙江断裂西段沿袭了前第四纪断裂展布,其分支的几何形态上属于一种典型的尾端构造样式:同向分支断层。研究结果表明白龙江断裂地表上未与东昆仑断裂直接相接,而在深部与之相接,可能分解吸收了东昆仑断裂的部分滑动速率,使得塔藏断裂的滑动速率低于其西侧的玛曲断裂。
2023, 18(4): 718-726.
doi: 10.11899/zzfy20230406
摘要:
2018版《美国地震危险性图》对地震动模型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地震动场地效应模型及西部地区沉积盆地放大等进行了更新,改善了对美国各地地震灾害的描述,并增强了对美国中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地震动差异的理解。本文分析并论述了2018版《美国地震危险性图》中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地震动场地效应模型及西部地区沉积盆地效应模型的主要特征,对我国新一代地震动区划图的编制、修订进行了思考。
2018版《美国地震危险性图》对地震动模型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地震动场地效应模型及西部地区沉积盆地放大等进行了更新,改善了对美国各地地震灾害的描述,并增强了对美国中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地震动差异的理解。本文分析并论述了2018版《美国地震危险性图》中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地震动场地效应模型及西部地区沉积盆地效应模型的主要特征,对我国新一代地震动区划图的编制、修订进行了思考。
2023, 18(4): 727-735.
doi: 10.11899/zzfy20230407
摘要:
镇江市是江苏省破坏性地震发生较多的地区。对镇江市主要发震断层开展活动性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查明其发震能力,对于镇江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镇江市区威胁较大的主要隐伏断层有4条,分别为幕府山-焦山断裂、五峰山-西来桥断裂、丹徒-建山断裂、汝山-上会断裂。通过开展浅层人工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等相关工作,评价4条断裂的活动历史、活动性质、规模、展布及最新活动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幕府山-焦山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丹徒-建山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汝山-上会断裂为前第四纪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和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是目标区具备一定发震能力、地震危险性较大的2条断裂;判断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为6.0级,幕府山-焦山断裂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为6.5级。
镇江市是江苏省破坏性地震发生较多的地区。对镇江市主要发震断层开展活动性探测及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查明其发震能力,对于镇江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镇江市区威胁较大的主要隐伏断层有4条,分别为幕府山-焦山断裂、五峰山-西来桥断裂、丹徒-建山断裂、汝山-上会断裂。通过开展浅层人工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野外地震地质调查等相关工作,评价4条断裂的活动历史、活动性质、规模、展布及最新活动时代。研究结果表明,幕府山-焦山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丹徒-建山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早期,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汝山-上会断裂为前第四纪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和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是目标区具备一定发震能力、地震危险性较大的2条断裂;判断五峰山-西来桥断裂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为6.0级,幕府山-焦山断裂潜在地震的最大震级为6.5级。
2023, 18(4): 736-744.
doi: 10.11899/zzfy20230408
摘要: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全新世活动断裂之一,也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总体走向310°,全长约80 km。前人通过大量的活动构造研究揭示,其全新世以来存在明显活动,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单次地震事件的垂直位错约为1.3 m,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3 mm/a。但由于直接观察证据和测年精度限制,前人对南口-孙河断裂最近一次强震事件离逝时间的约束相对薄弱。同时,针对南口-孙河断裂可能存在的最新走滑变形特征,缺乏相对可靠的地表变形证据支撑。为此,本研究在南口-孙河断裂全新世活动段东南端进行了古地震研究,系统分析了强震事件造成的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采集了探槽内主断层面构造定向样品,并开展了扫描电镜分析。通过古地震探槽研究揭示,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造成了沉积地层显著构造变形,表现为标志地层的错断、地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崩积楔的发育等。对探槽内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表明,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错断了探槽内1.3 m以下的沉积地层。14C测年结果揭示,南口-孙河断裂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为2820~3700 a BP。依据古地震探槽内崩积楔、错断层位分布、地层厚度变化以及地层的倾斜变形等古地震事件识别标志分析,南口-孙河断裂在本探槽内共揭示了4次古地震事件,10020 a BP 以来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依据显微构造分析揭示,断裂主断层面存在平行于断层走向的黏土矿物的定向排列,揭示断层可能存在左旋水平运动,这也被探槽内揭示的主断裂约75°的陡倾角和显著的花状构造所验证。因此,南口-孙河断裂全新世以来表现为显著的走滑运动特征,启示北京地区发震构造分析需要考虑华北地区的走滑构造变形。
南口-孙河断裂是北京地区重要的全新世活动断裂之一,也是张家口-渤海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断裂总体走向310°,全长约80 km。前人通过大量的活动构造研究揭示,其全新世以来存在明显活动,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单次地震事件的垂直位错约为1.3 m,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约为0.3 mm/a。但由于直接观察证据和测年精度限制,前人对南口-孙河断裂最近一次强震事件离逝时间的约束相对薄弱。同时,针对南口-孙河断裂可能存在的最新走滑变形特征,缺乏相对可靠的地表变形证据支撑。为此,本研究在南口-孙河断裂全新世活动段东南端进行了古地震研究,系统分析了强震事件造成的沉积地层和构造变形,采集了探槽内主断层面构造定向样品,并开展了扫描电镜分析。通过古地震探槽研究揭示,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造成了沉积地层显著构造变形,表现为标志地层的错断、地层厚度的变化以及崩积楔的发育等。对探槽内沉积地层的对比分析表明,南口-孙河断裂的活动错断了探槽内1.3 m以下的沉积地层。14C测年结果揭示,南口-孙河断裂最新一次地震事件的离逝时间为2820~3700 a BP。依据古地震探槽内崩积楔、错断层位分布、地层厚度变化以及地层的倾斜变形等古地震事件识别标志分析,南口-孙河断裂在本探槽内共揭示了4次古地震事件,10020 a BP 以来发生了3次古地震事件。依据显微构造分析揭示,断裂主断层面存在平行于断层走向的黏土矿物的定向排列,揭示断层可能存在左旋水平运动,这也被探槽内揭示的主断裂约75°的陡倾角和显著的花状构造所验证。因此,南口-孙河断裂全新世以来表现为显著的走滑运动特征,启示北京地区发震构造分析需要考虑华北地区的走滑构造变形。
2023, 18(4): 745-756.
doi: 10.11899/zzfy20230409
摘要: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位于强烈隆升的龙门山及其西缘高原腹地过渡地带,断裂构造复杂,水系发育,小震与中强地震活动频发。基于90 m×90 m空间分辨率的SRTM3数据,利用数字地貌分析方法提取了马尔康6.0级震群所在的脚木足河流域坡度、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和河道陡峭指数等地貌参数,结合降水和岩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脚木足河流域坡度、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和河道陡峭指数整体表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构造活动是导致区域地貌参数呈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地貌参数高值主要分布于龙日坝断裂两侧,沿松岗断裂两侧展布,龙日坝断裂东侧是构造变形与差异性隆升强烈的龙门山地区;龙日坝断裂西侧是多条断裂交汇的构造复杂区,中强地震活跃,地貌破坏与重塑作用相对强烈,这可能是地貌参数高值的主要原因。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0级震群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位于强烈隆升的龙门山及其西缘高原腹地过渡地带,断裂构造复杂,水系发育,小震与中强地震活动频发。基于90 m×90 m空间分辨率的SRTM3数据,利用数字地貌分析方法提取了马尔康6.0级震群所在的脚木足河流域坡度、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和河道陡峭指数等地貌参数,结合降水和岩性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脚木足河流域坡度、起伏度、面积-高程积分和河道陡峭指数整体表现出西北低、东南高的特征。构造活动是导致区域地貌参数呈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地貌参数高值主要分布于龙日坝断裂两侧,沿松岗断裂两侧展布,龙日坝断裂东侧是构造变形与差异性隆升强烈的龙门山地区;龙日坝断裂西侧是多条断裂交汇的构造复杂区,中强地震活跃,地貌破坏与重塑作用相对强烈,这可能是地貌参数高值的主要原因。
2023, 18(4): 757-772.
doi: 10.11899/zzfy20230410
摘要:
小江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边界断裂,是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小江断裂带空间展布、滑动速率、地震活动特征、强震地表破裂特征、地震危险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带可分为北段、中段、南段,其中中段又可分为东支和西支。整条断裂带全新世的滑动速率为10 mm/a左右,其中北段和中段滑动速率为8~12 mm/a,南段滑动速率小于8 mm/a。小江断裂带沿线及周边地区地震频发,北段、中段地震活动性明显高于南段,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南段和巧家-东川段为地震空区,具有较高的强震危险性。通过对小江断裂带的论述,认为小江断裂带南段穿过红河断裂并向南延伸,但小江断裂带向南延伸模式及小江断裂带南段速度亏损是否由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和红河断裂吸收,小江断裂带古地震是否与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古地震相互影响,“Y”字形构造带吸收和调节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
小江断裂带是川滇菱形块体的东南边界断裂,是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概述了小江断裂带空间展布、滑动速率、地震活动特征、强震地表破裂特征、地震危险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带可分为北段、中段、南段,其中中段又可分为东支和西支。整条断裂带全新世的滑动速率为10 mm/a左右,其中北段和中段滑动速率为8~12 mm/a,南段滑动速率小于8 mm/a。小江断裂带沿线及周边地区地震频发,北段、中段地震活动性明显高于南段,强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时空不均匀性,南段和巧家-东川段为地震空区,具有较高的强震危险性。通过对小江断裂带的论述,认为小江断裂带南段穿过红河断裂并向南延伸,但小江断裂带向南延伸模式及小江断裂带南段速度亏损是否由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和红河断裂吸收,小江断裂带古地震是否与曲江断裂、石屏-建水断裂古地震相互影响,“Y”字形构造带吸收和调节模式还需进一步研究。
2023, 18(4): 773-779.
doi: 10.11899/zzfy20230411
摘要:
近年来国内多次地震应急经验表明,在震后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是公共服务的关键,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并制定合理的救援策略成为减轻灾害的有效方法。无人机灾情获取技术可与传统灾情获取手段相互融合,在多次地震应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单兵系统依赖的远端服务器稳定性差、本地布设的服务器价格高、展示渠道单一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无人机视频传输快速获取震后现场灾情信息的方法,有助于完善现有灾情信息获取手段。无人机直播技术采用实时消息传输协议,在云服务器中设定推流、拉流对应地址,将采集的图像信息推流至云服务器,实现数据的拉流,现场灾情信息可同时在前后方电脑端、手机端显示。当网络中断时,利用现场应急通信车的卫星组网功能,仍可将灾情信息回传至后方指挥大厅。
近年来国内多次地震应急经验表明,在震后第一时间获取灾情信息是公共服务的关键,能够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因此快速获取灾情信息并制定合理的救援策略成为减轻灾害的有效方法。无人机灾情获取技术可与传统灾情获取手段相互融合,在多次地震应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单兵系统依赖的远端服务器稳定性差、本地布设的服务器价格高、展示渠道单一等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无人机视频传输快速获取震后现场灾情信息的方法,有助于完善现有灾情信息获取手段。无人机直播技术采用实时消息传输协议,在云服务器中设定推流、拉流对应地址,将采集的图像信息推流至云服务器,实现数据的拉流,现场灾情信息可同时在前后方电脑端、手机端显示。当网络中断时,利用现场应急通信车的卫星组网功能,仍可将灾情信息回传至后方指挥大厅。
2023, 18(4): 780-789.
doi: 10.11899/zzfy20230412
摘要:
基于汶川地震等6次典型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采用基于震害数据调查的经验分析法得出了川西地区农居建筑基于地震烈度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并采用房屋震害矩阵曲线化分析方法转化计算得出该地区基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地震易损性矩阵。通过分析该地区5类农居建筑的破坏概率和对易损性指数的计算分析,得出不同结构农居建筑的抗震性能排序和抗倒塌能力排序,即穿斗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好,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差,其余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顺序依次是未设防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同时,穿斗木结构的抗倒塌性能最好,然后依次是未设防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而土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抗倒塌性能最差的2种结构类型。
基于汶川地震等6次典型破坏性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采用基于震害数据调查的经验分析法得出了川西地区农居建筑基于地震烈度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并采用房屋震害矩阵曲线化分析方法转化计算得出该地区基于地震峰值加速度的地震易损性矩阵。通过分析该地区5类农居建筑的破坏概率和对易损性指数的计算分析,得出不同结构农居建筑的抗震性能排序和抗倒塌能力排序,即穿斗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好,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差,其余结构类型的抗震性能顺序依次是未设防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砖石结构。同时,穿斗木结构的抗倒塌性能最好,然后依次是未设防砖混结构和砖木结构,而土木结构和砖石结构是抗倒塌性能最差的2种结构类型。
2023, 18(4): 790-796.
doi: 10.11899/zzfy20230413
摘要:
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及震后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都需要对变电站地震损坏情况做出快速预测。本文在借鉴吸收国际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及成果、统计分析国内变电站地震损坏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3种电压等级(35 kV、110 kV和220 kV)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易损性函数的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变电站的整体损坏级别、设备损坏比例、震后恢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完善和震后第一时间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与演练,以及震后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都需要对变电站地震损坏情况做出快速预测。本文在借鉴吸收国际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及成果、统计分析国内变电站地震损坏案例基础上,采用专家调查法构建了3种电压等级(35 kV、110 kV和220 kV)变电站地震易损性函数,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易损性函数的变电站地震损坏评估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对变电站的整体损坏级别、设备损坏比例、震后恢复时间和经济损失快速评估。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变电站地震应急预案完善和震后第一时间电力应急处置工作的部署与开展。
2023, 18(4): 797-808.
doi: 10.11899/zzfy20230414
摘要:
基于2016—2020年河北测震台网记录的941次ML≥2.0地震事件为数据源,计算单台震级平均偏差,通过震级偏差频次趋势、量规函数及震源方位等方面分析影响震级偏差的因素。量规函数校正后,震级偏差绝对值在0.2以内的样本数占比由58.74%提升至62.20%,基于校正数据拟合出切合河北省台站特点的量规函数。在此基础上,以测震单台为中心平均划分为12个区间,分别计算不同方位震源的震级偏差值,发现不同方向的震源对单台震级偏差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除去53个空值区间及样本数量为1的无法计算平均值的47个区间,其余752个区间的震级偏差值|\begin{document}$ \Delta M_{{\rm{L}}nm} $\end{document} ![]()
![]()
|≤0.2的区间有526个,占比为69.95%,经校正后各区间的震级平均偏差值有所下降,|\begin{document}$ \Delta M_{{\rm{L}}nm}$\end{document} ![]()
![]()
|≤0.2样本数占比提升至74.77%,说明方位角校正有必要且有意义。
基于2016—2020年河北测震台网记录的941次ML≥2.0地震事件为数据源,计算单台震级平均偏差,通过震级偏差频次趋势、量规函数及震源方位等方面分析影响震级偏差的因素。量规函数校正后,震级偏差绝对值在0.2以内的样本数占比由58.74%提升至62.20%,基于校正数据拟合出切合河北省台站特点的量规函数。在此基础上,以测震单台为中心平均划分为12个区间,分别计算不同方位震源的震级偏差值,发现不同方向的震源对单台震级偏差影响具有一定规律性。除去53个空值区间及样本数量为1的无法计算平均值的47个区间,其余752个区间的震级偏差值|
2023, 18(4): 809-820.
doi: 10.11899/zzfy20230415
摘要:
深入揭示地震动峰值特性影响是推进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的有效手段。地震动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特性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尚需要探索。本文基于窄带时程叠加方法,人工合成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但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不同的4个序列地震动时程。其中第1、2序列地震动峰值速度为0.20 m/s,峰值位移分别为0.20 dm和0.40 dm,而第3、4序列地震动峰值位移为0.30 dm,峰值速度分别为0.15 m/s和0.30 m/s。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标定至400 cm/s2和800 cm/s2,并以此作为输入开展建设地震观测系统的6层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使得结构发生不同弹塑性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在不同序列地震动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等结构工程需求参数差别,探索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在非线性反应阶段后,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的变异系数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加而增大,地震动峰值特性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等参数有一定影响,影响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增加而增大,且峰值速度较峰值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进行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数选取时,应重视地震动速度和位移峰值特性的影响。
深入揭示地震动峰值特性影响是推进地震动工程特性研究的有效手段。地震动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特性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尚需要探索。本文基于窄带时程叠加方法,人工合成具有相同加速度反应谱但峰值速度和峰值位移不同的4个序列地震动时程。其中第1、2序列地震动峰值速度为0.20 m/s,峰值位移分别为0.20 dm和0.40 dm,而第3、4序列地震动峰值位移为0.30 dm,峰值速度分别为0.15 m/s和0.30 m/s。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别标定至400 cm/s2和800 cm/s2,并以此作为输入开展建设地震观测系统的6层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使得结构发生不同弹塑性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在不同序列地震动作用下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等结构工程需求参数差别,探索峰值位移和峰值速度对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在非线性反应阶段后,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的变异系数随着输入地震动峰值的增加而增大,地震动峰值特性对结构层间位移角和延性系数等参数有一定影响,影响幅度随输入地震动增加而增大,且峰值速度较峰值位移的影响更为显著。在进行结构设计地震动参数选取时,应重视地震动速度和位移峰值特性的影响。
2023, 18(4): 821-832.
doi: 10.11899/zzfy20230416
摘要:
基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两阶段”设防原则,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震损加固桥墩数值模型,通过构建与设防水准地震相匹配的结构性能水准,选取基底剪力和墩顶位移作为结构性能评价指标,建立基于能力需求比的双层高架桥墩抗震性能评估流程,从抗震性能和损伤修复效果角度,对外包钢套含钢量和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度损伤试件经外包钢套加固后基底剪力和墩顶位移能力需求比分别提高了76.72%、62.93%,重度损伤试件经外包钢套加固后基底剪力和墩顶位移能力需求比分别提高了62.98%、51.94%;当外包钢套含钢量ρ<0.98%时,重度损伤加固试件基底剪力能力需求比呈负向增长,承载能力修复效果不理想;当外包钢套含钢量ρ>2.08%时,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加固试件墩顶位移能力需求比提高率大于基底剪力,此时变形能力修复效果优于承载能力;提高外包钢套强度显著增强了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加固试件承载能力,但变形能力基本不提高。
基于《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两阶段”设防原则,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震损加固桥墩数值模型,通过构建与设防水准地震相匹配的结构性能水准,选取基底剪力和墩顶位移作为结构性能评价指标,建立基于能力需求比的双层高架桥墩抗震性能评估流程,从抗震性能和损伤修复效果角度,对外包钢套含钢量和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度损伤试件经外包钢套加固后基底剪力和墩顶位移能力需求比分别提高了76.72%、62.93%,重度损伤试件经外包钢套加固后基底剪力和墩顶位移能力需求比分别提高了62.98%、51.94%;当外包钢套含钢量ρ<0.98%时,重度损伤加固试件基底剪力能力需求比呈负向增长,承载能力修复效果不理想;当外包钢套含钢量ρ>2.08%时,中度损伤及重度损伤加固试件墩顶位移能力需求比提高率大于基底剪力,此时变形能力修复效果优于承载能力;提高外包钢套强度显著增强了中度损伤和重度损伤加固试件承载能力,但变形能力基本不提高。
2023, 18(4): 833-845.
doi: 10.11899/zzfy20230417
摘要: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MS6.8地震,出现了唐山地震、海城地震后近30年我国大陆最具规模的砂土液化现象。大量研究显示,巴楚地震液化砂土标贯击数与锥尖阻力指标偏大,采用国内外液化判别方法往往会判为非液化。利用Robertson土质分类图对巴楚地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数据进行土类分层检验,基于以下原则,选定了液化点液化层与非液化点临界液化层。(1)应选取非液化点土层剖面中最易液化层,不能因液化点力学指标偏大而将非液化点临界液化层力学指标选得更大;(2)应结合qc-h与Rf-h图,避免选取黏土为液化层;(3)巴楚地区液化层往往上覆非饱和细砂,形成透水边界,选取液化层时应舍弃存在透水边界的土层。最后,利用我国规范方法构建了巴楚地震静力触探(CPT)液化数据库,并进行了初步的判别分析。
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发生MS6.8地震,出现了唐山地震、海城地震后近30年我国大陆最具规模的砂土液化现象。大量研究显示,巴楚地震液化砂土标贯击数与锥尖阻力指标偏大,采用国内外液化判别方法往往会判为非液化。利用Robertson土质分类图对巴楚地区孔压静力触探试验(CPTU)数据进行土类分层检验,基于以下原则,选定了液化点液化层与非液化点临界液化层。(1)应选取非液化点土层剖面中最易液化层,不能因液化点力学指标偏大而将非液化点临界液化层力学指标选得更大;(2)应结合qc-h与Rf-h图,避免选取黏土为液化层;(3)巴楚地区液化层往往上覆非饱和细砂,形成透水边界,选取液化层时应舍弃存在透水边界的土层。最后,利用我国规范方法构建了巴楚地震静力触探(CPT)液化数据库,并进行了初步的判别分析。
2023, 18(4): 846-853.
doi: 10.11899/zzfy20230418
摘要:
为了解决夯土墙体夯筑分层处受力薄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内置草绳增强承重夯土墙体性能的方法,以草绳含量及埋置高度为变量,对4片夯土墙体1/3缩尺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探究其破坏形态、承载及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置草绳可提高墙体各夯筑层间粘结性,延缓夯筑分层处水平裂缝的开展及贯通,从而提高墙体整体性,此外其对墙体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均有提升,且提升率与草绳高度呈正相关,二者分别提升108.3%和35.6%;内置草绳的墙体试件滞回曲线更为饱满,达到破坏荷载时,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16~0.23之间,同时初始刚度较无草绳墙体提升40%,且加载过程中刚度始终高于无草绳墙体。实际应用中,建议内置草绳高度应超过1/2墙高。研究成果可对夯土建筑的抗震设计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解决夯土墙体夯筑分层处受力薄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内置草绳增强承重夯土墙体性能的方法,以草绳含量及埋置高度为变量,对4片夯土墙体1/3缩尺模型进行拟静力试验,探究其破坏形态、承载及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内置草绳可提高墙体各夯筑层间粘结性,延缓夯筑分层处水平裂缝的开展及贯通,从而提高墙体整体性,此外其对墙体承载能力、变形能力均有提升,且提升率与草绳高度呈正相关,二者分别提升108.3%和35.6%;内置草绳的墙体试件滞回曲线更为饱满,达到破坏荷载时,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在0.16~0.23之间,同时初始刚度较无草绳墙体提升40%,且加载过程中刚度始终高于无草绳墙体。实际应用中,建议内置草绳高度应超过1/2墙高。研究成果可对夯土建筑的抗震设计及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2023, 18(4): 854-863.
doi: 10.11899/zzfy20230419
摘要:
近30年来全球强震动记录,尤其是大震记录的数量显著增加,有必要对近40年前基于仅300余条强震动记录获得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进行检验与修正。基于NGA-West2数据库中全球范围内3 584条强震动记录的统计发现,我国场地类别划分标准下Ⅰ、Ⅱ、Ⅲ类场地上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归一化反应谱(阻尼比5%)与地震震级密切相关,与震源距离、地震动强度等因素的相关性相对较弱;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设计谱低估了地震震级对反应谱谱型的影响,第4段的直线下降模式也与统计特征不符;在主要受大震控制的地区,设计谱特征周期取值过小而偏于冒险。参考中欧美抗震规范中的设计谱规准化原则,给出了适用于我国Ⅰ、Ⅱ、Ⅲ类建筑场地上的设计谱修正建议,主要改变为延长了受大震控制地区设计地震动分组的特征周期,并调整了下降段的下降模式与衰减指数,以更可靠地反映地震动反应谱的中长周期特性。
近30年来全球强震动记录,尤其是大震记录的数量显著增加,有必要对近40年前基于仅300余条强震动记录获得的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进行检验与修正。基于NGA-West2数据库中全球范围内3 584条强震动记录的统计发现,我国场地类别划分标准下Ⅰ、Ⅱ、Ⅲ类场地上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归一化反应谱(阻尼比5%)与地震震级密切相关,与震源距离、地震动强度等因素的相关性相对较弱;我国现行抗震规范中设计谱低估了地震震级对反应谱谱型的影响,第4段的直线下降模式也与统计特征不符;在主要受大震控制的地区,设计谱特征周期取值过小而偏于冒险。参考中欧美抗震规范中的设计谱规准化原则,给出了适用于我国Ⅰ、Ⅱ、Ⅲ类建筑场地上的设计谱修正建议,主要改变为延长了受大震控制地区设计地震动分组的特征周期,并调整了下降段的下降模式与衰减指数,以更可靠地反映地震动反应谱的中长周期特性。
2023, 18(4): 864-872.
doi: 10.11899/zzfy20230420
摘要:
针对某抽吸式地震救援机气力输送系统工作时存在的易堵塞和能耗高等问题,选用不同输送管径开展特大颗粒物料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风机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特大颗粒在不同管道中的运动特性和管道内压损失。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进行耦合求解,在传统耦合接口的基础上更改体积分数算法实现颗粒粒径大于流体域网格单元的气力输送数值仿真,利用软件Fluent进行连续相气体的流动分析和曳力计算,利用软件EDEM进行离散相颗粒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轨迹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管径为280 mm的管道输送性能最佳,管中颗粒运动速度最大为7.1 m/s,0~25 s内的运输量达66.4 kg,管道内压损失在5.5 s时达到稳定,为3.04 kPa,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为抽吸式地震救援机气力输送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针对某抽吸式地震救援机气力输送系统工作时存在的易堵塞和能耗高等问题,选用不同输送管径开展特大颗粒物料气固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风机以额定功率工作时特大颗粒在不同管道中的运动特性和管道内压损失。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和离散单元法进行耦合求解,在传统耦合接口的基础上更改体积分数算法实现颗粒粒径大于流体域网格单元的气力输送数值仿真,利用软件Fluent进行连续相气体的流动分析和曳力计算,利用软件EDEM进行离散相颗粒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轨迹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管径为280 mm的管道输送性能最佳,管中颗粒运动速度最大为7.1 m/s,0~25 s内的运输量达66.4 kg,管道内压损失在5.5 s时达到稳定,为3.04 kPa,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可为抽吸式地震救援机气力输送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2023, 18(4): 873-882.
doi: 10.11899/zzfy20230421
摘要:
社交媒体地震舆情数据可实时反映灾区现状,为震后应急提供较好的地震灾情舆情研判服务。选取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对接EQIM,采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与分布式网络爬虫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震舆情数据。在数据清洗和基于fastText地震相关性分类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并实现我国大陆地区准实时新浪微博地震舆情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现阶段,该数据库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3.0级及以上地震447次、地震舆情数据732 949条,实现数据下载、快速查询及精确查询,方便数据查询与管理,有助于震后舆情监控与灾情快速获取。
社交媒体地震舆情数据可实时反映灾区现状,为震后应急提供较好的地震灾情舆情研判服务。选取新浪微博作为数据源,对接EQIM,采用新浪微博开放平台API与分布式网络爬虫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地震舆情数据。在数据清洗和基于fastText地震相关性分类模型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MySQL关系型数据库,设计并实现我国大陆地区准实时新浪微博地震舆情数据库及管理平台。现阶段,该数据库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3.0级及以上地震447次、地震舆情数据732 949条,实现数据下载、快速查询及精确查询,方便数据查询与管理,有助于震后舆情监控与灾情快速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