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先发表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显示方式: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1899/zzfy20250146
摘要:
为了探索和建立适用于我国的现地峰值加速度(PGA)预测模型,以及提高现地PGA预测的可靠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现地PGA预测模型(TSGNN-PGA),并采用中国强震数据对TSGNN-PGA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波触发后3s,和Pd-PGA方法相比,TSGNN-PGA模型对于PGA预测有更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标准差(STD),以及更大的决定系数,且分别为0.205、0.261和0.688;同时,和Pd-PGA方法相比,在不同的震中距、震级和信噪比范围下,TSGNN-PGA模型对于PGA预测有更小的MAE和STD,这意味着TSGNN-PGA模型对于震中距、震级和信噪比的敏感性更弱,且受影响更小。此外,在漾濞6.4级地震、芦山6.1级地震和积石山6.2级地震中,与Pd-PGA方法相比,TSGNN-PGA模型对于PGA预测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可以推断,TSGNN-PGA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国现地PGA预测的可靠性,且对于地震预警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探索和建立适用于我国的现地峰值加速度(PGA)预测模型,以及提高现地PGA预测的可靠性,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空图神经网络的现地PGA预测模型(TSGNN-PGA),并采用中国强震数据对TSGNN-PGA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波触发后3s,和Pd-PGA方法相比,TSGNN-PGA模型对于PGA预测有更小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标准差(STD),以及更大的决定系数,且分别为0.205、0.261和0.688;同时,和Pd-PGA方法相比,在不同的震中距、震级和信噪比范围下,TSGNN-PGA模型对于PGA预测有更小的MAE和STD,这意味着TSGNN-PGA模型对于震中距、震级和信噪比的敏感性更弱,且受影响更小。此外,在漾濞6.4级地震、芦山6.1级地震和积石山6.2级地震中,与Pd-PGA方法相比,TSGNN-PGA模型对于PGA预测表现出更强的鲁棒性。可以推断,TSGNN-PGA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国现地PGA预测的可靠性,且对于地震预警有着重要意义。
, 最新更新时间 , doi: 10.11899/zzfy20250125
摘要:
长周期地震动因具有丰富的低频成分而易使超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大型生命线工程等长周期结构产生震害,根据形成机制与特征不同,可分为近场长周期地震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两大类。目前对于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方法尚未有统一标准,现有方法多根据单一参数判定,无法表征长周期地震动的复杂特性,且缺少对不同类型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鉴于此,本文从人工多角度提取特征和自动拾取时空联合特征两个角度,分别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搭建PCA-SVM模型和CNN-LSTM-Attention模型,实现了对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高效判别,在测试集上分别达到了96.57%和97.06%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分类模型对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均有较好的判别效果,且相较于传统方法更具优越性,可为长周期地震动的识别与选取提供参考。
长周期地震动因具有丰富的低频成分而易使超高层建筑、大跨桥梁、大型生命线工程等长周期结构产生震害,根据形成机制与特征不同,可分为近场长周期地震动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两大类。目前对于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方法尚未有统一标准,现有方法多根据单一参数判定,无法表征长周期地震动的复杂特性,且缺少对不同类型长周期地震动的界定。鉴于此,本文从人工多角度提取特征和自动拾取时空联合特征两个角度,分别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搭建PCA-SVM模型和CNN-LSTM-Attention模型,实现了对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高效判别,在测试集上分别达到了96.57%和97.06%的准确率。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分类模型对近、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均有较好的判别效果,且相较于传统方法更具优越性,可为长周期地震动的识别与选取提供参考。
Email alert
RSS
摘要
HTML全文
PDF 137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