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陈苏, 傅磊, 丁毅, 刘献伟, 李多为, 胡晓虎, 李小军. 强震动地震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进展与展望[J]. 震灾防御技术. doi: 10.11899/zzfy20250165
引用本文: 陈苏, 傅磊, 丁毅, 刘献伟, 李多为, 胡晓虎, 李小军. 强震动地震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进展与展望[J]. 震灾防御技术. doi: 10.11899/zzfy20250165
Su CHEN, Lei FU, Yi DING, XianWei LIU, DuoWei LI, XiaoHu HU, XiaoJun LI. AI for Engineering Seismology: Advances and Prospects[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doi: 10.11899/zzfy20250165
Citation: Su CHEN, Lei FU, Yi DING, XianWei LIU, DuoWei LI, XiaoHu HU, XiaoJun LI. AI for Engineering Seismology: Advances and Prospects[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doi: 10.11899/zzfy20250165

强震动地震学与人工智能交叉:进展与展望

doi: 10.11899/zzfy20250165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007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2192675)

AI for Engineering Seismology: Advances and Prospects

  • 摘要: 数十年间,地震学家及地震工程学家通力合作,为包括地震构造特征、地震活动性、震源特性、地震动预测模型及场地效应等多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支撑,形成了地球科学与工程科学交叉具有独特性的工程地震学科,并取得了系统的应用性研究成果。作为工程地震学重要分支的强震动地震学得到了迅猛发展,为地震区划和工程抗震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城乡建设和核电、交通、能源等多类型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地震安全性的保障。近年来,随着算力、算法及算料(数据)等人工智能关键要素的大力发展,使得进一步实现强震动地震学与信息学科交叉成为可能,也迅速成为本领域的热点问题。论文首先分析了强震动地震学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探讨了其与人工智能交叉的框架。而后,从知识嵌入、数据-知识融合及知识发现三个层面,综述了行业研究成果,重点介绍:(1)地震波动相关的控制方程与边界、初始条件物理嵌入理论与求解方法;(2)数据与物理机制联合驱动的人工智能地震动模型构建理论与方法;(3)强震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等。最后,讨论了目前强震动地震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0
  • HTML全文浏览量:  0
  • PDF下载量:  0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5-09-21
  • 录用日期:  2025-10-27
  • 修回日期:  2025-10-21
  • 网络出版日期:  2025-10-27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