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刘蓓蓓 赵飞 吴新燕 王曦 闫雪 孙鑫喆

刘蓓蓓,赵飞,吴新燕,王曦,闫雪,孙鑫喆,2024.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以地震灾害为例. 震灾防御技术,19(2):253−261. doi:10.11899/zzfy20240205. doi: 10.11899/zzfy20240205
引用本文: 刘蓓蓓,赵飞,吴新燕,王曦,闫雪,孙鑫喆,2024.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以地震灾害为例. 震灾防御技术,19(2):253−261. doi:10.11899/zzfy20240205. doi: 10.11899/zzfy20240205
Liu Beibei, Zhao Fei, Wu Xinyan, Wang Xi, Yan Xue, Sun Xinz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Quality Control of Natural Disaster Comprehensive Risk Survey Data: A Case Study of Earthquake Disaster[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4, 19(2): 253-261. doi: 10.11899/zzfy20240205
Citation: Liu Beibei, Zhao Fei, Wu Xinyan, Wang Xi, Yan Xue, Sun Xinz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Quality Control of Natural Disaster Comprehensive Risk Survey Data: A Case Study of Earthquake Disaster[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4, 19(2): 253-261. doi: 10.11899/zzfy20240205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控制研究与实践−以地震灾害为例

doi: 10.11899/zzfy20240205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3002805)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刘蓓蓓,女,生于1989年。博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灾害风险调查与评估研究。E-mail:bb_liu_lnnu@163.com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n Quality Control of Natural Disaster Comprehensive Risk Survey Data: A Case Study of Earthquake Disaster

  • 摘要: 国务院于2020年5月启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重要组成内容。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由地震部门组织实施,数据成果采用双重审核机制,制作的调查和评估与区划数据经过地震部门审核通过后,汇交到国务院普查办,国务院普查办在地震部门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对汇交数据开展综合性审核,保证数据入库前“最后一道关口”的质量。基于国务院普查办面向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数据成果质量综合性审核需求,设计审核业务流程框架,采用软件自动检查和人工抽样复核相结合的审核技术方法,建立可读性、完整性、规范性、合理性、一致性5大审核规则体系,涵盖数据清单、属性指标、空间特征审核维度,提高了数据审核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形成可置入软件系统且可动态更新维护的审核规则库。本文系统梳理归纳本次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中地震行业汇交数据综合性审核发现的7类常见问题,并给出了可操作的解决办法,确保地震行业汇交数据的合理性和可用性,建立的综合性审核体系在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数据综合性审核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和检验,为后期审核规则的常态化更新奠定了基础,也为普查成果在风险空间管控、抗灾设防能力与应急能力提升、基层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数据保障。
  •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空间分布差异大,设防水平低,城乡差异大,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全面掌握我国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于2020年至2022年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国务院办公厅,2020)。本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不仅是我国第一次开展,也是全球首次开展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本次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任务包括致灾因子调查与评估、承灾体调查与评估、重点隐患调查与评估、历史灾害调查与评估、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等,设立国务院普查办。普查工作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形成由国务院普查办统筹协调,各行业部门作为本行业普查数据调查的责任单位,地方政府作为本地区普查数据调查的主体责任单位,地方各级普查办认真组织实施的普查工作组织体系。获得的数据为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支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数据质量是普查工作的“生命线”,其从根本上影响灾害风险普查各项成果的质量、水平、深度及广度,对后期普查成果应用、防灾减灾决策、国土空间规划等有重要影响,是数据价值的重要评判标准。我国已开展的多项专项普查,如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地理国情普查、污染源普查,均进行了数据质量控制(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国务院,2019),数据质量是成果能够推广使用的根本保障(张凌宇,2017)。本次灾害风险普查涉及行业部门多、数据结构复杂,为保障普查数据质量,对数据开展“双重审核”机制,一方面参与调查和评估的行业部门按照工作方案和任务分工分别制定行业内部的数据质检方案,形成相关质量控制技术方法(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王瑜,2011陈东辉等,2022王杉等,2023王卷乐等,2023周志文等,2023),研发质检和核查软件,组织专家队伍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和现场核查;另一方面,国务院普查办在各行业部门印发的数据与成果质检办法和细则的基础上,结合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需求,建立了综合性审核工作和技术体系,对各行业汇交的数据开展综合性审核,检查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合理性和一致性,其目的是协助行业部门进一步完善数据成果质检规则,落实行业部门质检责任,保障汇交数据成果内容、结构、形式符合要求,夯实普查工作基础,保证数据入库的“最后一道关口”质量,确保普查数据的可靠性。

    本文以地震行业汇交的数据成果为综合性审核对象,介绍国务院普查办针对地震行业汇交数据的综合性审核业务体系架构,总结综合性审核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为下一步普查数据常态化更新中地震行业数据质量控制提供科学支撑。

    为实现数据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的有效汇聚和整合,提高数据及成果综合利用效率,从而为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须建立完善的汇交审核机制。

    国务院普查办结合试点大会战工作经验,会同行业部门开展顶层设计,经过不断打磨和优化,于2021年4月7日正式印发《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行业和综合评估与区划数据需求清单(细化稿)》,成为各行业部门普查数据与成果汇交的基础。为规范普查各类数据的汇交和审核工作,于2021年4月19日印发了《数据与成果汇交和入库管理办法(修订)》(国灾险普办发〔2021〕8号),明确“谁调查、谁质检”的原则,切实落实各级行业部门的质量管理责任。

    国务院普查办坚决贯彻落实“数据质量是普查生命线”的要求,组织技术力量在行业部门质检细则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评估区划实际需求,编制出台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成果综合性审核技术规范》,将质量管理贯穿采集、质检、核查全过程,确保各项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规范性。

    地震行业需要汇交的数据对象包括全国活动断层线、地震危险性评价图、防治区划图、4个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房屋破坏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风险评估图及风险区划图、4个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因房屋破坏导致的死亡人口风险评估图及风险区划图,共5大类数据成果、11小类细化数据对象、40项属性指标,其中活动断层线为调查类数据,其他成果为评估区划类数据,数据格式包括矢量和栅格(表1)。调查类数据由基层地震部门调查汇总后,逐级向上汇交至中国地震局进行审核,评估区划类成果由中国地震局制作,内部审核通过后,基于电子政务外网环境使用数据管理与汇交软件汇交至国务院普查办,再由国务院普查办对上述汇交数据开展综合性审核。

    表 1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汇交成果清单
    Table 1.  List of results of survey on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数据对象名称 数据对象细化名称 数据形式 属性指标名称 指标类型 计量单位
    活动断层图 活动断层线 矢量线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断层类型 整数型
    最新活动年代 整数型
    活动断层位置误差 矢量面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地震危险性评价图 地震动PGA数据 矢量点 经度 浮点型 度(°)
    纬度 浮点型 度(°)
    50年超越概率63%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63%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10%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2%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2%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100年超越概率1%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100年超越概率1%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地震危险性等级点 矢量点 经度 浮点型 度(°)
    纬度 浮点型 度(°)
    危险性等级 整数型
    地震危险性等级面 矢量面 危险性等级 整数型
    防治区划图 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活动断层100 m避让缓冲区) 矢量面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活动断层200 m避让缓冲区) 矢量面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4个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房屋破坏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风险评估图及风险区划图 地震灾害房屋直接经济
    损失评估图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
    浮点型 万元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
    浮点型 万元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
    浮点型 万元
    栅格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图
    浮点型 万元
    地震灾害房屋破坏导致的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图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矢量面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4个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因房屋破坏导致的死亡人口风险评估图及风险区划图 地震灾害房屋破坏致死
    人口评估图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栅格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地震灾害房屋破坏致死
    人口等级图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矢量面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为加强普查数据与成果有效汇交和质量控制,提高普查数据与成果的可靠性,地震部门制定了本行业逐级质检核查办法或细则,国务院普查办建立了综合性审核工作和技术体系,并建立审核规则库,嵌入数据管理与汇交软件系统,支撑汇交数据的软件自动审核。数据管理与汇交软件系统主要遵循的技术体系为Spark+Hadoop+关系型数据库,在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上构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存储、管理与处理体系。审核规则库主要技术体系为PostgreSQL+PostGis,PostgreSQL的SQL语句为数据属性指标审核规则提供支撑,PostGis中空间函数为空间特征审核规则提供支撑。

    国务院普查办按照“汇交一批、审核一批”的原则,对地震部门分批次汇交的数据从可读性、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及时开展综合性审核,对于未通过审核的数据第一时间将审核报告反馈至地震部门,督促整改后再次汇交直至最终通过审核。

    为加强普查数据与成果有效汇交和质量控制,提高普查数据与成果的可靠性,各行业部门大多建立了由县级自检、市级抽检、省级抽检、国家级审核组成的逐级质检核查制度,并制定了相关的质检办法或细则(表2),落实各级主管部门数据质量主体责任,国家级对省级上报的数据开展质检审核,控制“最后一道关口”质量。各级行业部门负责所辖区域的数据汇交和质量审核,采用软件质检、人工抽样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经由行业部门审核通过的数据汇交至国务院普查办开展综合性审核,即“行业部门内部审核+国务院普查办综合性审核”的双重数据审核机制,本着零信任的原则,对数据进行层层把关,确保形成高质量的普查数据成果。

    表 2  数据与成果审核办法或规范
    Table 2.  Approach or specification for data and results review
    序号 审核办法或规范 责任部门
    1 地震系统风险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工作细则(试行) 中国地震局
    2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汇交和入库管理办法 自然资源部
    3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工作细则 中国气象局
    4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与成果质量审核规范(试行) 自然资源部
    5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质检审核技术要求(试行) 水利部
    6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调查类任务成果数据专家审核要点
    7 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办法 国家林草局
    8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成果质检核查指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9 《数据成果质量在线巡检办法》(建办质函〔2021〕35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0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技术指南 交通运输部
    11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路承灾体普查技术指南
    12 第一次全国民用核设施自然灾害重点隐患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部
    13 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成果质检核查方案(修订版) 应急管理部
    14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与成果汇交和质量审核办法(试行) 国务院普查办
    15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与成果综合性审核技术规范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地震行业将通过本系统科学性审核后的数据汇交至国务院普查办,由国务院普查办审核人员利用软件审核模块开展软件自动审核、人工抽样复核等综合性审核,判定汇交数据是否通过审核,如果数据通过综合性审核,则可形成数据成果入库,如果数据未通过综合性审核,则返回地震行业进行数据整改、质检及再汇交工作,审核流程如图1所示。

    图 1  国务院普查办普查数据综合性审核流程
    Figure 1.  Comprehensive review process of census data of the State Council Census Office

    合理确定容错率是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数据是否通过国务院普查办综合性审核的标准。国务院普查办在参考农业普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第一次风险普查相关行业部门数据质量核查规则(表2)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调查工作客观实际和评估与区划工作需求,确定调查数据问题比例<5%为质量合格,评估与区划数据问题比例为0方可通过。

    综合性审核主要采用软件自动检查和人工抽样复核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不同的检查方法具有各自的适用性。

    软件质检是利用质检核查系统对各类信息进行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的质量检查,可自动生成包括每项审核细则问题比例在内的综合性审核报告,提高了审核工作时效性。

    人工抽样复核是当软件自动检查无法判定或软件发现的问题比例>5%(调查类数据)时,采用人工复核的方式进行核查,下载问题数据,利用第三方专业软件如Qgis等进行人工核查,可有效避免软件运行期间因系统问题导致的审核错误,提高综合性审核结果的准确性,最终形成综合性审核报告,反馈地震部门。

    综合性审核总体要求主要包括空间基准要求和数据格式要求。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单位为“度(°)”,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矢量空间数据成果采用支持空间数据库存储的PostgreSQL等空间数据库,栅格空间数据成果采用GeoTIFF格式。综合性审核要素主要包括数据可读性、数据完整性、数据规范性、数据合理性、数据一致性,如表3所示,主要从数据清单、属性指标、空间特征维度进行综合性审核。

    表 3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综合性审核要素质量要求
    Table 3.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survey comprehensive review elements
    审核要素 审核类目 审核名称 描述与要求 审核对象类型
    可读性 数据清单审核 可读性 所有汇交的普查成果应能够被打开、浏览。 栅格/矢量数据
    完整性 数据清单审核 数据清单完整性 应交的数据对象细化项应提交。 栅格/矢量数据
    汇交数据范围完整性 数据对象细化项中,数据级别是否完整,即应
    交的所有区县/市/省/国家应提交。
    栅格/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成果完整性 矢量数据组成文件应完整,不能缺失。 矢量数据
    表格数据成果完整性 数据库表单/文本组成文件应完整,不能缺失。 栅格/矢量数据
    数据内容完整性 数据对象细化项成果中应有数据,汇交内容不
    能为空。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数量完整性 汇交数据的属性指标个数应完整,应与数据需
    求清单中规定内容一致。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审核 属性内容完整性(必填) 属性指标必填项属性值不能为空。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内容完整性(条件必填) 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属性指标的属性值不能
    为空。
    栅格/矢量数据
    规范性 数据清单审核 矢量数据格式规范性 汇交成果数据格式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
    求,为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
    空间特征审核 坐标系规范性 空间数据坐标系应为2000国家大地投影坐标系。 矢量数据
    高程基准规范性 空间数据高程基准应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矢量数据
    矢量点数据类型规范性 矢量数据几何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求,为矢量点。 矢量数据
    矢量线数据类型规范性 矢量数据几何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求,为矢量线。 矢量数据
    矢量面数据类型规范性 矢量数据几何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求,为矢量面。 矢量数据
    矢量行政区空间分辨率规范性 矢量数据空间分辨率要求为普查区划(行政区划)时,汇交数据应符合要求。 矢量数据
    矢量格网空间分辨率规范性 矢量数据空间分辨率要求为格网时,汇交数据应符合要求。 矢量数据
    属性特征审核 属性指标名称规范性 汇交数据内容的属性指标名称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的规定。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数据类型规范性 汇交数据内容的属性指标数据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的规定。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精度规范性 数值属性小数点位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文本属性长度规范性 文本型属性值字符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代码属性长度规范性 代码类属性值字符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代码属性内容规范性 代码类各组成内容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合理性 数据清单审核 矢量要素数据项重复合理性 汇交矢量数据所有属性指标及空间信息组合值不能完全重复。 矢量数据
    空间特征审核 矢量点数据位置合理性 矢量点应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矢量数据
    矢量线数据位置合理性 矢量线应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矢量数据
    矢量面数据位置合理性 矢量面应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矢量数据
    点层内拓扑规则合理性 点要素层内数据不能重叠。 矢量数据
    线层内拓扑规则合理性 线要素层内不能完全重叠。 矢量数据
    面层内拓扑规则合理性 面要素层内不能重叠、相交。 矢量数据
    矢量面单要素数据自相交 矢量面单一要素数据不能自相交。 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审核 值域范围合理性 属性指标值应在值域范围内。 栅格/矢量数据
    枚举值合理性 枚举类数据的值域应在列举值范围。 栅格/矢量数据
    经纬度属性值合理性 填报经纬度属性值应在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栅格/矢量数据
    表内属性值重复合理性 表内单个指标或多个指标组合内容不能同时完全重复。 栅格/矢量数据
    行业内表间属性值重复合理性 行业内表间不同属性指标内容不能重复。 栅格/矢量数据
    一致性 空间特征审核 格式一致性 数据格式与数据需求清单不一致。 栅格/矢量数据
    点面要素位置关系一致性 相同数据对象细化项的点/面要素,点要素与面要素位置关系一致,即点在面内。 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审核 代码内容一致性 同表不同属性代码内容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经纬度属性值一致性 填报经纬度属性值应与geometry(几何图形空间位置)保持一致。 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内逻辑一致性 属性指标内逻辑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间逻辑一致性 表内不同属性指标间逻辑关系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行业内表间属性指标逻辑一致性 行业内表间不同属性指标逻辑关系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内空属逻辑一致性 属性指标填报面积与空间图形实际面积关系应保持一致。 矢量数据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数据可读性是指对汇交数据是否能够正常打开、浏览等进行审核,避免数据损坏。

    数据完整性是对数据成果内容的汇交范围、文件组成等是否完整进行审核,对属性指标的属性值是否必填、条件必填、选填等完整性进行数据质量审核。

    数据规范性是对数据成果内容的数据格式、空间坐标系、空间分辨率、数据精度、属性指标名称、属性指标数据类型等进行数据质量规范审核,统一数据格式、内容存储。

    数据合理性是对数据成果内容的要素重复性进行审核,对数据位置合理性、拓扑关系合理性等进行审核,对属性指标的值域范围、枚举值、经纬度值等合理性进行审核。

    数据一致性是对数据成果内容的空间点面位置关系一致性进行审核,对属性指标内、属性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一致性等内容进行审核,确保数据逻辑关系保持一致。

    国务院普查办建立了综合性审核工作和技术体系,依据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综合性审核要素质量要求,按照“汇交一批、审核一批”的原则,对各国家级行业部门汇交的调查数据从可读性、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合理性等方面及时开展综合性审核,对于未通过审核的数据第一时间将审核报告反馈至相关行业部门,督促指导整改后再次汇交直至最终通过审核。

    (1)坐标系规范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汇交的矢量和栅格数据坐标系不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如果数据坐标系为2000国家投影坐标系,使用ArcGIS数据管理工具投影和变换进行坐标系转换。

    (2)数据位置合理性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矢量数据不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如矢量线、矢量面在行政区划外,矢量线和矢量面与行政区划相交,可在ArcGIS中打开,在选择-按位置选择中查看是否为问题数据;②栅格数据位置与对应的标准格网位置不一致,如数据缺少或多出,可直接在数据管理与汇交系统中查看汇交数据的栅格位置和数量是否与标准栅格一致,如果数据与区划位置不一致,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划归属,如果栅格数据缺少或多余,则补齐数据或将多余栅格删除。

    (3)拓扑规则合理性问题。主要表现在矢量面单要素数据自相交(图2)。可使用Qgis软件的Check validity(检查有效性)检查矢量面单要素自相交,点击run(运行)后得到结果,Error_output为自相交点,Valid output为有效图形,Invalid output为无效图形(图3),如果数据实际情况为自相交,可使用Qgis软件工具中Fix geometries对数据进行几何修复,完善数据结构。

    图 2  矢量面自相交示例
    Figure 2.  An example of self-intersecting vector surfaces
    图 3  检查有效性工具运行输出结果
    Figure 3.  Running output results of checking validity tools

    (4)值域范围合理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属性指标值不在值域范围内,如某数据对象的属性指标A的填报内容为{1,2,3,4,5},但实际属性指标A的填报内容为{0,1,2,3,4,5},A的指标值0不属于该值域,为问题数据;不同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房屋破坏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图4项矢量数据中等级值有填写“0”,审核规则等级值值域设置为{1,2,3,4,5}。将填报不合理指标值根据实际情况更改即可。

    (5)表内属性值重复合理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汇交数据疑似存在重复。利用ArcGIS软件FindIdentical_management(查找相同项)工具可查找重复数据,以活动断层线为例,字段选中“SHAPE”及所有业务字段,然后选中“仅输出重复记录”,最后点击“确定”(图4)。点击“确定”后输出表格,表内“IN_FID”对应活动断层线中的“FID”,如图5所示,活动断层线“FID”中的635、2846为重叠数据。如果数据确实重复,则保留1条数据,删除多余数据即可。

    图 4  查找相同项数据工具
    Figure 4.  A tool for finding identital data
    图 5  查找相同数据项属性对比
    Figure 5.  Comparison by running find identical data attributes

    (6)空间格式一致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格式与数据需求清单不一致,如需求清单要求为矢量面,部分数据汇交为矢量线。行业部门可将线数据处理成面数据。

    (7)属性内容一致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之间属性内容存在不一致,如地震活动断层线与活动断层位置误差数据存在属性关联性,活动断层位置误差需与活动断层线断层编号一致。利用ArcGIS软件属性连接工具,通过断层编号属性,将活动断层线连接到活动断层位置误差上(图6),查看活动断层位置误差所在的断层编号是否在活动断层线断层编号内。

    图 6  ArcGIS软件属性连接工具
    Figure 6.  Attribute linking tool in ArcGIS software

    2022年2月地震行业启动全面汇交,汇交期间,经国务院普查办综合性审核发现存在数据汇交重复、空间位置重叠、值域不在合理范围内等问题。截至2022年6月,汇交的5大类数据全部通过综合性审核,确保了地震普查数据的质量,成功入库,为普查成果应用奠定了坚实数据基础。下一步建议着重从以下方面继续推进相关工作。

    一是建立普查数据更新和汇交机制,实现风险要素的动态化管理。普查调查内容是动态变化的,为更好地服务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需要适时开展补充调查和周期性的更新调查。结合已有基础和工作需求,建立调查数据常态化更新机制,确定数据更新目录、内容、精度、频率、责任主体及保障措施等;深入开展分析研究,拓宽普查调查范围和内容,分步骤、分领域增加重要目标物;优化完善调查技术体系,完善调查指标,优化现场调查方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运用于调查工作,确保普查数据的实用性、准确性和现势性。

    二是结合专业特色健全和完善质检规则库。在本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形成的数据与成果综合性审核规则基础上,不断完善汇交数据综合性审核工作流程和技术体系,深入研究数据潜在的逻辑关系和空间关系,完善质检内容,确保汇交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合理性和一致性,进一步提升数据成果质量。

    三是充分挖掘普查成果价值,深化普查成果应用。以普查成果应用为需求导向,力争在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精细化能力提升、自然灾害隐患常态化排查治理、自然灾害工程防御推进和优化、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落实、应急救援能力科学布局、构建巨灾风险防范机制、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等方面深化普查成果应用,切实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

  • 图  1  国务院普查办普查数据综合性审核流程

    Figure  1.  Comprehensive review process of census data of the State Council Census Office

    图  2  矢量面自相交示例

    Figure  2.  An example of self-intersecting vector surfaces

    图  3  检查有效性工具运行输出结果

    Figure  3.  Running output results of checking validity tools

    图  4  查找相同项数据工具

    Figure  4.  A tool for finding identital data

    图  5  查找相同数据项属性对比

    Figure  5.  Comparison by running find identical data attributes

    图  6  ArcGIS软件属性连接工具

    Figure  6.  Attribute linking tool in ArcGIS software

    表  1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汇交成果清单

    Table  1.   List of results of survey on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数据对象名称 数据对象细化名称 数据形式 属性指标名称 指标类型 计量单位
    活动断层图 活动断层线 矢量线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断层类型 整数型
    最新活动年代 整数型
    活动断层位置误差 矢量面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地震危险性评价图 地震动PGA数据 矢量点 经度 浮点型 度(°)
    纬度 浮点型 度(°)
    50年超越概率63%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63%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10%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2%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50年超越概率2%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100年超越概率1%基岩PGA 浮点型 Gal、cm·s−2
    100年超越概率1%场地PGA 浮点型 Gal、cm·s−2
    地震危险性等级点 矢量点 经度 浮点型 度(°)
    纬度 浮点型 度(°)
    危险性等级 整数型
    地震危险性等级面 矢量面 危险性等级 整数型
    防治区划图 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活动断层100 m避让缓冲区) 矢量面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地震灾害防治区划图(活动断层200 m避让缓冲区) 矢量面 断层编号 文本型
    断层名称 文本型
    4个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房屋破坏导致直接经济损失风险评估图及风险区划图 地震灾害房屋直接经济
    损失评估图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
    浮点型 万元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
    浮点型 万元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
    浮点型 万元
    栅格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图
    浮点型 万元
    地震灾害房屋破坏导致的
    直接经济损失等级图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矢量面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房屋
    直接经济损失风险等级
    整数型
    4个超越概率地震作用下因房屋破坏导致的死亡人口风险评估图及风险区划图 地震灾害房屋破坏致死
    人口评估图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栅格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栅格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房屋
    破坏致死人口数量
    浮点型
    地震灾害房屋破坏致死
    人口等级图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63%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矢量面 50年超越概率2%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矢量面 100年超越概率1%地震作用下因房屋
    导致死亡人口的风险等级值
    整数型
    下载: 导出CSV

    表  2  数据与成果审核办法或规范

    Table  2.   Approach or specification for data and results review

    序号 审核办法或规范 责任部门
    1 地震系统风险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工作细则(试行) 中国地震局
    2 地质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汇交和入库管理办法 自然资源部
    3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质量审核工作细则 中国气象局
    4 全国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与成果质量审核规范(试行) 自然资源部
    5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数据质检审核技术要求(试行) 水利部
    6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调查类任务成果数据专家审核要点
    7 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采集质量检查办法 国家林草局
    8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成果质检核查指南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9 《数据成果质量在线巡检办法》(建办质函〔2021〕353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10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技术指南 交通运输部
    11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路承灾体普查技术指南
    12 第一次全国民用核设施自然灾害重点隐患调查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部
    13 应急管理系统调查成果质检核查方案(修订版) 应急管理部
    14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与成果汇交和质量审核办法(试行) 国务院普查办
    15 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数据与成果综合性审核技术规范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地震灾害风险普查综合性审核要素质量要求

    Table  3.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survey comprehensive review elements

    审核要素 审核类目 审核名称 描述与要求 审核对象类型
    可读性 数据清单审核 可读性 所有汇交的普查成果应能够被打开、浏览。 栅格/矢量数据
    完整性 数据清单审核 数据清单完整性 应交的数据对象细化项应提交。 栅格/矢量数据
    汇交数据范围完整性 数据对象细化项中,数据级别是否完整,即应
    交的所有区县/市/省/国家应提交。
    栅格/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成果完整性 矢量数据组成文件应完整,不能缺失。 矢量数据
    表格数据成果完整性 数据库表单/文本组成文件应完整,不能缺失。 栅格/矢量数据
    数据内容完整性 数据对象细化项成果中应有数据,汇交内容不
    能为空。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数量完整性 汇交数据的属性指标个数应完整,应与数据需
    求清单中规定内容一致。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审核 属性内容完整性(必填) 属性指标必填项属性值不能为空。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内容完整性(条件必填) 在满足条件的前提下,属性指标的属性值不能
    为空。
    栅格/矢量数据
    规范性 数据清单审核 矢量数据格式规范性 汇交成果数据格式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
    求,为矢量数据。
    矢量数据
    空间特征审核 坐标系规范性 空间数据坐标系应为2000国家大地投影坐标系。 矢量数据
    高程基准规范性 空间数据高程基准应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矢量数据
    矢量点数据类型规范性 矢量数据几何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求,为矢量点。 矢量数据
    矢量线数据类型规范性 矢量数据几何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求,为矢量线。 矢量数据
    矢量面数据类型规范性 矢量数据几何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规定要求,为矢量面。 矢量数据
    矢量行政区空间分辨率规范性 矢量数据空间分辨率要求为普查区划(行政区划)时,汇交数据应符合要求。 矢量数据
    矢量格网空间分辨率规范性 矢量数据空间分辨率要求为格网时,汇交数据应符合要求。 矢量数据
    属性特征审核 属性指标名称规范性 汇交数据内容的属性指标名称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的规定。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数据类型规范性 汇交数据内容的属性指标数据类型应符合数据需求清单的规定。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精度规范性 数值属性小数点位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文本属性长度规范性 文本型属性值字符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代码属性长度规范性 代码类属性值字符长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代码属性内容规范性 代码类各组成内容应符合规范要求。 栅格/矢量数据
    合理性 数据清单审核 矢量要素数据项重复合理性 汇交矢量数据所有属性指标及空间信息组合值不能完全重复。 矢量数据
    空间特征审核 矢量点数据位置合理性 矢量点应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矢量数据
    矢量线数据位置合理性 矢量线应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矢量数据
    矢量面数据位置合理性 矢量面应在其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矢量数据
    点层内拓扑规则合理性 点要素层内数据不能重叠。 矢量数据
    线层内拓扑规则合理性 线要素层内不能完全重叠。 矢量数据
    面层内拓扑规则合理性 面要素层内不能重叠、相交。 矢量数据
    矢量面单要素数据自相交 矢量面单一要素数据不能自相交。 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审核 值域范围合理性 属性指标值应在值域范围内。 栅格/矢量数据
    枚举值合理性 枚举类数据的值域应在列举值范围。 栅格/矢量数据
    经纬度属性值合理性 填报经纬度属性值应在所属普查区划(或行政区划)范围内。 栅格/矢量数据
    表内属性值重复合理性 表内单个指标或多个指标组合内容不能同时完全重复。 栅格/矢量数据
    行业内表间属性值重复合理性 行业内表间不同属性指标内容不能重复。 栅格/矢量数据
    一致性 空间特征审核 格式一致性 数据格式与数据需求清单不一致。 栅格/矢量数据
    点面要素位置关系一致性 相同数据对象细化项的点/面要素,点要素与面要素位置关系一致,即点在面内。 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审核 代码内容一致性 同表不同属性代码内容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经纬度属性值一致性 填报经纬度属性值应与geometry(几何图形空间位置)保持一致。 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内逻辑一致性 属性指标内逻辑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间逻辑一致性 表内不同属性指标间逻辑关系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行业内表间属性指标逻辑一致性 行业内表间不同属性指标逻辑关系一致性。 栅格/矢量数据
    属性指标内空属逻辑一致性 属性指标填报面积与空间图形实际面积关系应保持一致。 矢量数据
    下载: 导出CSV
  • 陈东辉,熊安元,唐为安,2022.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灾害学,37(4):135−142.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22.04.022

    Chen D. H., Xiong A. Y., Tang W. A., 2022. Development of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for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survey data of China. 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37(4): 135−142.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811X.2022.04.022
    国务院,2019.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国发〔2019〕24号). (2019-10-31). https://www.stats.gov.cn/sj/pcsj/rkpc/7rp/zk/html/fu04.pdf.
    国务院办公厅,202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 (2020-06-08). 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0-06/08/content_5518034.htm.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8. 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质量控制技术指南》的通知. (2018-11-23). https://sthjt.shaanxi.gov.cn/html/hbt/wrypc/pcwj/35704.html.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 水利普查质量控制. 中国水利,(17):63−65. doi: 10.3969/j.issn.1000-1123.2011.17.033
    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4. 地理国情普查质量控制与检验. 北京:测绘出版社.
    王卷乐,李姝晗,王玉洁等,2023.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中的质量检查方法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5(9):1765−1773. doi: 10.12082/dqxxkx.2023.230239

    Wang J. L., Li S. H., Wang Y. J., et al., 2023. Data quality inspection method for comprehensive risk survey of natural disasters.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5(9): 1765−1773. (in Chinese) doi: 10.12082/dqxxkx.2023.230239
    王杉,涂勇,高辉等,2023. 水旱灾害风险普查成果质检审核汇集与数据库建设实践. 中国水利,(8):32−35. doi: 10.3969/j.issn.1000-1123.2023.08.009

    Wang S., Tu Y., Gao H., et al., 2023. Quality inspection and collection and practices of database construction for national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 risk survey. China Water Resources, (8): 32−35.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1123.2023.08.009
    王瑜,2011. 水利普查质量控制总体要求及办法. 中国水利,(18):11−13. doi: 10.3969/j.issn.1000-1123.2011.18.005
    张凌宇,2017. 灾害数据质量评估研究. 南昌:南昌大学.

    Zhang L. Y. ,2017. Research on disaster data quality assessment. Nanchang:Nanchang University. (in Chinese)
    周志文,王刚,徐法浩,2023.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任务调查质量控制方法与实施. 城市勘测,(1):9−14. doi: 10.3969/j.issn.1672-8262.2023.01.006

    Zhou Z. W., Wang G., Xu F. H., 2023. Methods and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about survey on emergency tasks of national survey on natural disaster risks.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1): 9−14.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672-8262.2023.01.006
  • 加载中
图(6)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24
  • HTML全文浏览量:  54
  • PDF下载量:  1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4-01-31
  • 刊出日期:  2024-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