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云南漾濞6.4级地震烈度评定

代博洋 杨健强 卢永坤 李亦纲

周旭彤,胡进军,谭景阳,崔鑫,2021. 基于HVSR的DONET1海底地震动场地效应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16(1):105−115. doi: 10.11899/zzfy20210111
引用本文: 代博洋,杨健强,卢永坤,李亦纲,2023. 云南漾濞6.4级地震烈度评定. 震灾防御技术,18(2):309−316. doi:10.11899/zzfy20230212. doi: 10.11899/zzfy20230212
doi:10.11899/zzfy20210111. doi: 10.11899/zzfy20210111
Citation: Dai Boyang, Yang Jianqiang, Lu Yongkun, Li Yigang. Intensity Evaluation of Yangbi (Yunnan) M6.4 Earthquake in 2021[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3, 18(2): 309-316. doi: 10.11899/zzfy20230212

云南漾濞6.4级地震烈度评定

doi: 10.11899/zzfy20230212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青年基金(SJ2107)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代博洋,女,生于1981年。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E-mail:35275143@qq.com

    通讯作者:

    李亦纲,男,生于1974年。博士研究生,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应急救援领域的处置协调工作及相关领域的研究。E-mail:liyig@263.net

Intensity Evaluation of Yangbi (Yunnan) M6.4 Earthquake in 2021

  • 摘要: GB/T 17742—2020《中国地震烈度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2020)(以下简称“2020版烈度表”)自2021年2月1起施行, 5月21日云南省漾濞6.4级地震首次采用2020版烈度表进行烈度评定。本文通过计算地震平均震害指数,对比GB/T 17742—2008《地震烈度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2009)(以下简称“2008版烈度表”)和2020版烈度表的烈度评定指标,分析2020版烈度表的变化改进,讨论2020版烈度表在地震烈度评定中的应用实效。结果表明,2020版烈度表房屋结构分类更精细,在此次漾濞地震中更好满足实际需求,评定结果更加科学反映真实破坏。
  • 近年来,全球海域地震频发,特别是2010年智利Mw8.8级特大地震、新西兰Mw7.2级地震及2011年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了严重的次生灾害。海域地震对海域工程结构具有巨大威胁,海域工程结构类型众多,包括跨海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石油平台、海底电缆等,在历史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破坏,其中跨海桥梁是近海和海域地震中遭受破坏较多的结构。1995年,日本Mw6.9级神户地震使得人工岛上部回填土发生大规模液化。另外,海洋石油平台一旦遭受地震破坏,将产生严重的次生灾害,特别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因此,对于近海和海洋工程逐渐增多的现状,应充分考虑海域地震动的影响(陈苏等,2018李小军等,2020)。

    目前,全球多个海底地震台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胡进军等,2013),Boore等(1999)利用美国海底观测台网(Seafloor Earthquake Measurement System,SEMS)8次海底地震动记录得到竖向与水平方向谱比,发现海水对水平分量地震动的影响较小;Diao等(2014)基于SEMS地震动数据进行理论和统计分析,发现当周期>5 s时,海底竖向与水平方向谱比低于陆地;Hu等(2020)谭景阳等(20202021)利用日本K-NET台网中日本相模湾地区6个海底台站数据,研究了不同台站海底地震动的不确定性,给出了海域台站地震动衰减关系,并对比了海底与陆地台站场地放大的差异,给出相模湾地区竖向与水平方向谱比预测模型(Tan等,2021);Dhakal等(2017)统计了K-NET记录到的315次地震,评估了海底台站场地效应,发现当峰值加速度PGA>50 Gal时,部分海底台站出现场地非线性反应。

    国内外针对场地效应的研究多基于Nakamura(1989)在研究场地地震放大效应时提出的方法,Nakamura方法假设可通过同一场地上的水平与竖向地脉动傅里叶谱比(HVSR)评估场地效应。Nakamura(2019)对其提出的HVSR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评述,并对HVSR方法在瑞利波概念上的误解进行了解释。Nakamura方法提出后,Field等(19931995)对传统谱比法、传递函数法、HVSR方法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研究结果表明HVSR方法对于共振频率的识别与传统谱比法、传递函数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HVSR方法为全球多个地区发生的大震非线性反应提供了证据,如1994年Mw6.7级Northridge地震(Field等,1997)、1999年Mw7.6级集集地震(Wen等,2006a)、2008年Ms8.0级汶川地震(Ren等,2017)和2013年Ms7.0级芦山地震等(温瑞智等,2017)。

    图 1  共振频率识别方法的对比
    Figure 1.  Comparison of resonance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methods

    HVSR方法具有简便性和实用性,与经典谱比、数值模拟、反演法相比,HVSR方法在评价场地反应方面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任叶飞等(2013)在研究汶川地震引发的场地效应时,将广义反演法与HVSR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HVSR方法可用于估计场地卓越周期的结论。Wen等(2006a)利用地表和井下地震动数据,验证在缺乏井下地震动数据的情况,对于单个台站来说,HVSR方法可较好地评价不同场地类别的场地反应。荣棉水等(2016)利用GVDA台阵强震记录,探讨了HVSR方法与传递函数法的差异,指出在场地竖向放大可忽略的频率段,HVSR可作为传递函数研究场地效应。

    2012年,日本在Nankai海槽建立了用于地震和海啸预警的观测网络(The Dense Ocean Floor Network System for Earthquakes and Tsunamis,DONET),地震计多布设在海底,其受复杂的海底地质条件、海水压力、台站布设等因素的影响(Kawaguchi等,2015Kaneda等,2015)。由于缺乏海底基岩台站记录,因此利用HVSR方法评估海底场地特性成为重要且可行的手段。本文使用DONET1台网中20个海底台站记录的地震数据,基于HVSR方法探讨海底台站场地效应特征。

    DONET1台网由20个宽频带地震计组成,其中每4个台站为1个节点,布设于日本Nankai海槽不同水深处(Nakano等,2012),5个台站节点分别命名为KMA、KMB、KMC、KMD、KME,台站信息如表1所示,台站布设方式如图2(a)所示,DONET1台网中20个台站和选取的2014—2021年地震事件分布如图3(a)所示,矩震级和震中距分布情况如图3(b)所示。

    表 1  DONET1台网海底台站信息(Kaneda等,2015
    Table 1.  The information of DONET1 offshore sites(Kaneda et al,2015
    布设方式台站命名纬度/°经度/°海水深度/m记录数量
    掩埋沉箱KMA01N33.805E136.5572 03996
    装沙沉底KMA02N33.752E136.6492 011107
    装沙沉底KMA03N33.648E136.6042 06378
    装沙沉底KMA04N33.678E136.4672 05482
    掩埋沉箱KMB05N33.477E136.9261 99883
    装沙沉底KMB06N33.358E136.9222 49995
    掩埋沉箱KMB07N33.361E136.8071 980101
    掩埋沉箱KMB08N33.466E136.8041 924101
    掩埋沉箱KMC09N33.058E136.8313 511100
    未埋KMC10N33.053E136.9334 247123
    未埋KMC11N33.003E136.7794 378122
    掩埋沉箱KMC12N33.128E136.8193 784114
    掩埋沉箱KMD13N33.220E136.6902 44188
    掩埋沉箱KMD14N33.173E136.5772 35089
    掩埋沉箱KMD15N33.233E136.5631 90976
    掩埋沉箱KMD16N33.305E136.5961 97095
    装沙沉底KME17N33.485E136.4452 05420
    装沙沉底KME18N33.386E136.3832 05223
    掩埋沉箱KME19N33.446E136.2561 90920
    掩埋沉箱KME20N33.544E136.3321 97721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图 2  海底台站布设
    Figure 2.  Embedment condition of offshore stations
    图 3  海底台站及地震事件分布
    Figure 3.  Distribution of offshore stations and earthquake events

    受海底复杂地质条件影响,DONET1台网海底台站布设方式分为掩埋沉箱(沉箱放入海底,地震仪置入其中,中心管固定)、装沙沉底(沉箱放入海底并填满沙,地震仪置入其中,中心管固定)和未埋(将较短的中心管打入海底,用于固定沉箱),如图2(b)所示。为减少复杂地质环境导致的海底地震动不确定性和对海底台站背景噪声的影响(Araki等,2013),DONET1台网中大部分台站采用掩埋沉箱的方式布设在海底,受台站布设位置下土层条件的限制,部分台站采取了其他布设方式。KMC10和KMC11台站由于受海底坚硬沉积物的影响,难以将沉箱钻入海底,因此将其直接放置在海底,由中心管固定。

    考虑海底地震动信号噪声对HVSR谱比的影响,需对2014—2021年地震数据进行筛选,原则如下:(1)0.1 gal<峰值加速度PGA<20 gal;(2)信噪比>3;(3)每个海底台站可用记录数不低于10组(三分量)。据此得到本文使用的数据库,包含20个海底台站1634组地震动记录,各台站记录数量如表1所示。

    对筛选后的数据进行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采用4阶butterworth滤波器进行滤波,频段为0.1~35 Hz(Boore等,20022005)。处理前记录在位移时程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漂移,位移时程曲线不合理,如图4(a)所示。处理后记录速度和位移时程均在合理范围,如图4(b)所示。

    图 4  海底地震动数据处理
    Figure 4.  Processing of records of offshore ground motion

    为更好地利用HVSR方法研究谱比特征,本文对海底地震动记录S波到时前2秒进行手动截断,将截取的S波部分前后各10%进行taper处理(Kubo等,2019姚鑫鑫等,2019),如图5所示。

    图 5  海底地震动S波数据处理
    Figure 5.  Processing S wave for offshore ground motion

    将处理后的S波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并使用K-O平滑方法(Konno等,1998)进行平滑,两水平方向取向量和,傅里叶振幅谱平滑处理结果如图6所示(以KMC11台站为例),选取平滑窗口宽度b=30和b=40时平滑效果较差,选取平滑窗口宽度b=10时在2~3 Hz处平滑失真较明显,因此本文选取平滑窗口宽度b=20进行平滑处理。

    图 6  平滑效果对比
    Figure 6.  Smoothing effect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smooth windows for KMC11 stations

    将DONET1海底台网中的20个台站记录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后,按台站分组(KMA、KMB、KMC、KMD、KME)的HVSR谱比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KMA节点中的4个台站谱比曲线在>10 Hz高频率段差异性较小;KME节点中的4个台站谱比曲线在频率>10 Hz高频段差异性较小,频率为1~5 Hz时谱比差异较大,其中KME18台站的HVSR幅值明显高于其他海底台站;KMB节点中KMB06、KMB07、KMB08与KMC节点中KMC09、KMC12及KMD节点中KMD13、KMD14、KMD15台站谱比曲线类似;KMB节点中KMB05与KMD节点中KMD16台站谱比曲线类似,KMD节点中的KMD16台站与KMB节点中其他台站的谱比曲线差异性较大;KMC节点中HVSR幅值低于其他分组,具有明显峰值的KMC11台站主频高于其他海底台站;部分海底台站(KMB07、KMC09、KMC12、KMD13、KMD14、KMD15)谱比曲线无明显峰值或出现多峰值现象,利用HVSR方法识别这些台站主频的误差较大(识别的主频和主频变异系数见图8),因此,利用HVSR方法对这些台站进行场地非线性反应评估时,应优先考虑将基于HVSR的DNL、PNL等(Régnier等,2013)场地非线性识别参数作为评估非线性反应的标准,而不是主频下降。除HVSR峰值不明显的海底台站外,主频变异系数较大的KMB05、KMB06台站也应参考该标准。

    图 7  HVSR谱比结果
    Figure 7.  The results of HVSR at offshore stations in DONET1
    图 8  海底台站主频和变异系数分布
    Figure 8.  Distribution of dominant frequency and variable coefficient for offshore stations

    HVSR方法能消除震源和传播路径的影响,直接描述台站所处位置的场地信息,所有台站谱比曲线和每个节点的平均曲线如图9所示。由图79可知,KMA与KME节点谱比曲线较接近,其节点中的台站可能具有相似的场地特征;KMB与KMD节点谱比曲线差异较大,其节点中的台站可能具有不同的场地特征,KMC节点谱比曲线与其他节点不同,表明其节点中的台站不同于上述场地条件,此结论与Kubo等(2018)对该区域的长期地质调查结果相似。

    图 9  海底台站HVSR幅值
    Figure 9.  HVSR amplitude for offshore stations

    日本海洋数据中心海上安全局提供DONET1台网附近500 m网格水深数据集,根据地理信息起伏数据的分布和前文HVSR结果进行分组,将DONET1区域分成3个分区域,如图10所示,按区域分组的台站谱比曲线如图11所示。

    图 10  DONET1海底台站按地形分组分布
    Figure 10.  The DONET1offshore stations grouped by topography
    图 11  不同区域谱比曲线对比
    Figure 11.  Comparison of H/V curves in different regions

    按地形效应分组后,不同区域内谱比曲线差异较大。由图11可知,区域1台站谱比曲线具有明显峰值;区域2台站谱比曲线无明显峰值,且谱比曲线相似;区域3台站谱比曲线无明显相似特征。因此,根据地形分类的某些区域谱比曲线较接近,但不确定性仍较高,需进一步分类。由于不同台站布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场地坚硬程度,因此,在区域内进一步根据表1信息进行不同台站布设方式分类。

    按布设方式分组后,图11(a)中台站峰值频率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区域1中的装沙沉底台站峰值频率集中在2.1 Hz左右,掩埋沉箱台站峰值频率集中在3.2 Hz左右,表明布设方式可作为相同区域内海底场地条件分组依据。图11(b)中区域2进行分组后基本为掩埋沉箱台站,按起伏数据分类与布设方式对应,谱比曲线相似,且无明显峰值,进一步说明布设方式可作为海底场地条件分组依据。由于未埋台站谱比曲线无明显特征,且未埋台站数量较少,因此需对更多的海底未埋台站数据进行分析。图11(c)中KMC11台站峰值频率>5 Hz,具有明显峰值的谱比曲线主频经验关系(Ghofrani等,2014)表明,未埋台站处于地质较坚硬的场地。对于相同区域的台站,布设方式与峰值频率相关性较好,布设方式是影响峰值频率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区域的台站,相同布设方式下,谱比曲线无明显规律,除场地条件外,地形对海底台站谱比特征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应用HVSR方法研究海域场地效应分组时,建议考虑地形和布设方式的综合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海底台站谱比特征,给出图12所示不同布设方式下谱比对比结果。由图12(a)12(b)可知,对于装沙沉底、掩埋沉箱台站,除个别台站外,谱比曲线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装沙沉底台站谱比曲线具有较明显的峰值,受沉箱填沙的影响,识别的主频均<5 Hz。由图12(c)可知,掩埋沉箱台站在<5 Hz频率段主频变异性较高,装沙沉底台站在5—10 Hz频率段主频变异性较高。由图12(d)可知,未埋入海底的台站KMC10和KMC11在5—10 Hz频率段主频变异性较高。地震动场地放大主要受浅地表土层的影响,由于受坚硬海底地质土层的影响,台站KMC10和KMC11未能埋入海底,根据场地条件及经验关系(Ghofrani等,2014),这2个台站谱比曲线识别的主频应>5 Hz,而台站KMC10主频<5 Hz,表明未埋入海底的台站易受海底复杂条件耦合和背景噪声的影响,这与Araki等(2013)的研究结果相似。

    图 12  布设方式对HVSR幅值的影响
    Figure 12.  The effect of embedment condition on the amplitude of HVSR

    本文选取DONET1台网中20个海底台站1634组海底地震动记录,利用HVSR方法分析了谱比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 KMA与KME节点中的台站具有相似的场地特征,KMB与KMD节点中的台站处于相似海底场地地质条件下,KMC节点中的台站场地地质条件不同于上述节点。

    (2) 海底地震动谱比曲线存在无明显峰值或多峰值现象,KMB、KMD、KMC节点中的台站利用HVSR方法识别到的主频不确定性较大,KMA、KME节点中的台站主频较稳定,且主频变异系数较小。

    (3) 考虑地形效应和台站布设的影响,对于相同区域的台站,布设方式与峰值频率相关性较好,布设方式是影响峰值频率的重要因素;对于不同区域的台站,相同布设方式下,谱比曲线无明显规律,除场地条件外,地形对海底台站谱比特征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应用HVSR方法研究海域场地效应分组时,建议考虑地形和布设方式的综合影响。

    布设方式(装沙沉底或掩埋沉箱)相同的海底台站谱比曲线在不同频率段的分布相似,装沙沉底台站谱比曲线具有较明显的峰值,识别到的主频均<5 Hz。掩埋沉箱台站在<5 Hz频率段主频变异性较大,装沙沉底台站在5~10 Hz频率段主频变异性较大。未埋入海底的台站谱比曲线在5~10 Hz频率段差异较大,易受海底复杂条件耦合和背景噪声的影响。

    致谢 感谢日本强震动台网HI-NET提供数据支持,感谢JMA提供地震记录信息,感谢日本海洋数据中心海上安全局提供500 m网格水深数据集(http://www.jodc.go.jp),感谢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 图  1  云南漾濞6.4级地震烈度分布图

    Figure  1.  The intensity map of Yunnan Yangbi M6.4 earthquake

    图  2  2017年5.1级与2021年6.4级漾濞地震烈度图

    Figure  2.  The intensity map of Yunnan Yangbi M5.1 earthquake and M6.4 earthquake

    图  3  漾濞地震现场土木结构房屋加固

    Figure  3.  The reinforcement for civil structure houses in the Yunnan Yangbi M6.4 earthquake area

    表  1  土木结构房屋破坏面积与平均震害指数

    Table  1.   Damaged area and average damage index of civil structure houses

    烈度区抽样点毁坏/m2破坏/m2基本完好
    /m2
    合计
    /m2
    平均震害指数2008版烈度值
    /度
    2020版烈度值
    /度
    Ⅷ度
    (8度)
    核桃园小组200800010000.3688
    龙潭小组100160020019000.2877
    阿细地小组100120080021000.2077
    村尾小组6003900045000.3488
    龙井小组6003000036000.3588
    沙河村4003600040000.3388
    下街村5002700032000.3588
    河西村4001400018000.3788
    秀岭村2002200024000.3288
    花椒园10002500035000.3988
    桑不老1002900030000.307/87/8
    背阴坡6002000026000.3788
    县城一区15002100036000.4488/9
    县城二区14001800032000.4588/9
    Ⅶ度
    (7度)
    外红岩组04900194068400.2177
    马厂村0220020024000.2777
    弯坡村02100250046000.1376/7
    坪尾小组01200190031000.116/76/7
    阿家村0500140019000.0866
    罗贺么12001700200049000.2677
    安南小组0300310034000.0366
    腊巴干0220060028000.2377
    官庄村4003500260065000.2077
    门神小组200600180026000.1276/7
    石竹村0400420046000.0366
    玉龙小组02100200041000.1577
    下大七组2002650310059500.1577
    团结村4001000160030000.1877
    Ⅵ度
    (6度)
    江西村0400350039000.0366
    文武村0600400046000.0466
    旧街小组0100160017000.0266
    旧宅小组0300240027000.0366
    富恒村0900890098000.0366
    上西村0600240030000.0666
    双廊村01500580073000.0666
    下腊午么040080012000.1066
    永瑞村01200570069000.0566
    磻溪村0500590064000.0266
    凤河村0400675071500.0266
    黄花坪村01300700083000.0566
    搬家组7502250330063000.1877
    鸡街乡0400140018000.0666
    注:表中出现“6/7”表示既可判定为6度破坏,也可判定为7度破坏。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砖木结构房屋破坏面积与平均震害指数

    Table  2.   Damaged area and average damage index of half-timbered houses

    烈度区抽样点毁坏
    /m2
    破坏
    /m2
    基本完好
    /m2
    合计
    /m2
    平均震害指数2008版烈度值
    /度
    2020版
    烈度值
    /度
    Ⅷ度
    (8度)
    县城一区200800010000.3688
    县城二区200900011000.3688
    Ⅵ度
    (6度)
    江西村0150180019500.0266
    文武村0350300033500.0366
    前甸村0400760080000.0166
    富恒村0600510057000.0366
    上西村0200110013000.0466
    双廊村0800380046000.0566
    永瑞村0400250029000.0466
    磻溪村0700550062000.0366
    黄花坪村01100620073000.0466
    下载: 导出CSV

    表  3  砖混结构房屋破坏面积与平均震害指数

    Table  3.   Damaged area and average damage index of brick-concrete structure houses

    烈度区抽样点毁坏
    /m2
    严重破坏/m2中等破坏/m2轻微破坏/m2基本完好/m2合计/m2平均震害
    指数
    2008版烈度
    值/度
    2020版烈度
    值/度
    Ⅷ度
    (8度)
    村尾小组0002401203600.1377
    龙井小组000600140020000.0666/7
    下街村0004000200060000.1377
    桑不老0005003008000.1377
    县城一区0260045001270053300731000.086/77
    县城二区0450061001470055800811000.1177
    Ⅶ度
    (7度)
    外红岩组000700290036000.0466
    马厂村00030070010000.0666/7
    安南小组00020080010000.0466
    门神小组000400100014000.0666/7
    玉龙小组0003003006000.1077
    Ⅵ度
    (6度)
    江西村0005609500100600.0166
    文武村000400780082000.0166
    旧街小组000300190022000.0366
    富恒村000290257028600.0266
    永瑞村00011809880110600.0266
    漾林村00075012960137100.0166
    黄花坪村0001200660078000.0366
    龙溪社区0050064001301001370000.0166
    西大街社区00097001643801740800.0166
    泰安社区000120002740002860000.0166
    吉苍社区00084002480802564800.0166
    龙祥社区000340088350917500.0166
    下载: 导出CSV

    表  4  框架结构房屋破坏面积与平均震害指数

    Table  4.   Damaged area and average damage index of frame structure houses

    烈度区抽样点毁坏
    /m2
    严重
    破坏
    /m2
    中等破坏/m2轻微
    破坏
    /m2
    基本
    完好
    /m2
    合计
    /m2
    平均震害
    指数
    2008版烈
    度值/度
    2020版烈
    度值/度
    Ⅷ度
    (8度)
    县城一区0010002350407074200.1277
    县城二区0600140032008740139400.1277
    Ⅵ度
    (6度)
    永瑞村000125013780150300.0266
    漾林村00084015690165300.0166
    龙溪社区00600560048600548000.0266
    西大街社区000500087600926000.0166
    泰安社区000350073800773000.0166
    龙祥社区000291031350342600.0266
    万花社区000928084500937800.0266
    下载: 导出CSV
  • 代博洋, 吴波, 卢永坤等, 2017.2016年云龙5.0级地震民房震害对比分析. 地震研究, 40(2): 271—276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17.02.014

    Dai B. Y. , Wu B. , Lu Y. K. , et al. , 2017. Seismic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houses in 2016 Yunlong M5.0 earthquake.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40(2): 271—276.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17.02.01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20. GB/T 17742—2020 中国地震烈度表.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Market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20. GB/T 17742—2020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in Chinese)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4. GB/T 17742—1999 中国地震烈度表.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The State Bureau of Quali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2004. GB/T 17742—1999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in Chinese)
    卢荣俭, 1981.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简介. 地震工程动态, (3): 48-50. DOI: 10.16226/j.issn.1002-8412.1981.03.014.
    谢毓寿, 1957. 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 地球物理学报, 6(1): 35—47

    Hsieh Y. S. , 1957. A new scale of seismic intensity adapted to the conditions in Chinese territories. Acta Geophysica Sinica, 6(1): 35—47. (in Chinese)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 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烈度表.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Quality Supervision,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9. GB/T 17742—2008 The Chinese seismic intensity scale. Beijing: Standards Press of China. (in Chinese)
    周光全, 2011. 云南地区简易房屋的震害指数研究. 地震研究, 34(1): 88—95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11.01.014

    Zhou G. Q. , 2011. Seismic-damage Index of Simple-buildings in Yunnan. 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 34(1): 88—95.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11.01.014
  • 期刊类型引用(1)

    1. Chenyu Wang,Yanjun Ye,Yingqiao Qiu,Chen Li,Meiqing Du. Evolution and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f earthquake public opinion based on social media data. Earthquake Science. 2024(05): 387-406 . 必应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图(3) /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2
  • HTML全文浏览量:  33
  • PDF下载量:  26
  • 被引次数: 1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1-30
  • 刊出日期:  2023-06-30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