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基于开源GIS的地震灾情速报信息收集与处置研究

王斐斐 韩贞辉 樊华 宋鹏展

殷翔,刘炜,姚生海,盖海龙,2022. 基于无人机测量的微地貌提取−以昆中断裂(巴隆-温泉段)为例. 震灾防御技术,17(4):701−709. doi:10.11899/zzfy20220410. doi: 10.11899/zzfy20220410
引用本文: 王斐斐,韩贞辉,樊华,宋鹏展,2022. 基于开源GIS的地震灾情速报信息收集与处置研究−以河南省地震局为例. 震灾防御技术,17(1):188−196. doi:10.11899/zzfy20220120. doi: 10.11899/zzfy20220120
Yin Xiang, Liu Wei, Yao Shenghai, Gai Hailong. Micro Landform Extraction Based on UAV Photography Technology−Taking Kunzhong Fault (Balong Wenquan Section) as An Example[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2, 17(4): 701-709. doi: 10.11899/zzfy20220410
Citation: Wang Feifei, Han Zhenhui, Fan Hua, Song Pengzhan. Research on Earthquake Disast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Based on Open Source GIS[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2, 17(1): 188-196. doi: 10.11899/zzfy20220120

基于开源GIS的地震灾情速报信息收集与处置研究以河南省地震局为例

doi: 10.11899/zzfy20220120
基金项目: 2022年度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2HYTP028);2020年度河南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0HYTP036);2021年度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青年重点任务(CEAEDEM202111)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斐斐,女,生于1984年。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应急和公共服务研究工作。E-mail:113398765@qq.com

    通讯作者:

    韩贞辉,男,生于1986年。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应急和灾害风险评估工作。E-mail:498052399@qq.com

Research on Earthquake Disast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Disposal Based on Open Source GISA Case Study of Henan Earthquake Agency

  • 摘要: 针对河南省灾情获取效率低的现实问题,设计基于QGIS的微信小程序,实现灾情速报员属性数据空间化,并自动分配拨打电话任务,灾情调查人员及时将通过拨打电话获取的灾情信息快速上报,实时动态展布,并快速统计灾情速报信息,生成地震有感范围图和地震灾情信息汇总报告,为地震抗震救灾指挥部决策提供支持,满足河南及邻区小震、弱震较多地区地震应急、应急演练工作需求,也为其他应急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 地质学家已经确定全球范围的全新世火山约有1500多座(许建东,2011)。火山类型主要为成层火山、复合式火山、熔岩锥、破火山口、盾状火山等(刘若新等,1999)。此外,还有众多火山位于深海海底,它们的喷发很少能到达水面,因此少有观察和记录。大部分火山的形成是板块运动的结果,是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现象(Press等,1982)。全球现今活动构造划分为环太平洋、大洋中脊和大陆三大构造系统(马宗晋等,2003)。全球火山活动分西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东太平洋火山活动区以及大西洋火山活动区(洪汉净等, 2003, 2009)。位于太平洋板块西南缘的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日本等国家,拥有的火山数量为全球正在活动火山数量的1/3(Siebert等,2010),2017年该区域活动强度最大的火山为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王佳龙等,2018a)。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全球火山计划网站2,该网站由华盛顿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矿物科学部门(Department of Mineral Sciences,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Washington D.C)的史密森全球火山项目(Smithsonian Institution Global Volcanism Program)支撑,汇集了世界各地活动火山监测机构的监测信息及相应的火山监测网站链接,并于每周四发布监测周报。文中的活动火山指2016年12月30日—2017年12月31日发生活动并被该网站记录下来的火山。

    2 http://volcano.si.edu/reports_weekly.cfm

    通过整理该网站2017年发布的约858条全球火山监测活动信息,总结2017年度全球火山活动的时空关系,并针对阿贡火山的喷发过程进行了追踪,为监测火山喷发、研究火山活动机理、预测火山灾害等提供参考。

    火山警戒等级是衡量火山活动危险程度的标识,USGS火山灾害项目1将火山预警等级划分为正常(Ⅰ级)、咨询(Ⅱ级)、注意(Ⅲ级)和警戒(Ⅳ级)4个等级,其代表的危险程度依次上升,火山活动越强烈,引发的火山灾害也越严重。具体划分标准为:Ⅰ级,火山警戒级别为正常,航空颜色代码为绿色,火山有活动迹象,但活动处于正常范围内,主要表现为火山喷气及火山灰柱飘散;Ⅱ级,火山警戒级别为低度警戒,航空颜色代码为黄色,火山活动信号上升,高于正常范围,主要表现为火山出现热异常,火山喷气柱升高,出现火山爆炸声,火山由正常活动向危险活动过渡,该类型火山一般不稳定;Ⅲ级,火山警戒级别为中度警戒,航空颜色代码为橙色,火山活动信号进一步上升,具有喷发的前兆,主要表现为火山地震频率和强度增大,可以监测到熔岩流溢出,热异常和火山灰柱活动都有所加强;Ⅳ级,火山警戒级别为高度警戒,航空颜色代码为红色,表现为火山即将喷发或正在喷发。一般情况下,火山的警戒等级随火山活动的强弱而改变,可能会在数月内出现连续变化(张传杰等,2016)。

    1 https://volcanoes.usgs.gov/vhp/about_alerts.html

    全球活动火山约有8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Siebert等,2010)。2017年度的活动火山约有90%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其中,太平洋北部阿留申群岛、堪察加半岛和北方四岛等分布12座活动火山,其警戒等级为Ⅱ级和Ⅲ级,警戒等级Ⅲ级的活动火山相对比较活跃;位于太平洋板块西缘的日本岛弧和东部海岛分布11座活动火山,警戒等级为Ⅰ级的火山相对比较活跃;位于澳大利亚板块北缘的印度尼西亚等一系列岛链,由澳大利亚板块向北俯冲到缅甸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下形成,构造复杂,火山活动能量大,2017年此区域有21座活动火山,包括3座警戒等级Ⅲ级的活动火山,可见其活动频度和强度都极高。

    全球火山分布图(图 1)的底图来源于USGS,对其做罗宾逊投影变换,中央子午线设为155.0°E。若某火山2017年每周均有持续活动,则将该火山的活动频率设为1;若火山全年无任何活动,则将火山的活动频率设为0。火山的活动频率一般介于0和1之间,它反映了火山的活跃程度。

    图 1  全球活动火山分布
    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active volcanoes in 2017

    2017年全球范围内,平均每月约有30座火山喷发的记录,最多达34座,最少为26座(图 2)。年度内火山活动数量和活动强度有逐渐增多、增强的趋势,表明俯冲板块活动的加剧。可将活动的火山分为3种类型(图 3):①“冒泡”型,一般活动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警戒等级一般为Ⅰ级或Ⅱ级,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火山喷气、火山震颤、火山地震等,通常不会造成地质灾害和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典型代表有冰岛的卡特拉火山(Katla)、美国的希沙尔丁火山(Shishaldin)、印度尼西亚的赛梅鲁火山(Semeru)和俄罗斯的朱帕诺夫斯基火山(Zhupanovsky)等;②“持续”型,基本常年处于持续喷发状态,警戒等级一般为Ⅱ级或Ⅲ级,活动形式主要表现为火山喷气、火山地震、岩浆活动、火山碎屑流等,这类火山是全球火山监测的重点,对其进行的火山喷发监测和火山灾害预防都较为成熟,典型代表有美国夏威夷的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Fontijn等,2015王佳龙,2018b)、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Sinabung)、秘鲁的萨班卡亚火山(Sabancaya)和俄罗斯勘察加半岛的希韦卢奇火山(Sheveluch),这几座火山几乎常年都在活动,火山区周围常引发地质灾害;③“剧烈”型,常年处于稳定状态,偶尔几周或几个月突然爆发,警戒等级一般为Ⅲ级或Ⅳ级,喷发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喷发柱的突然上升,有时高达几千米至十几千米,随后火山碎屑物质喷出火口并造成坍塌,引发火山碎屑流,最后岩浆溢出形成熔岩流,典型代表有日本的新燃岳火山(Kirishimayama)、菲律宾的马荣火山(Mayon)以及印度尼西亚的阿贡火山(Agung)(王佳龙,2018a)。

    图 2  2017年度全球火山喷发数量2017年度全球火山喷发数量
    Figure 2.  The number of worldwide volcanic eruptions in 2017
    图 3  活动火山分类
    Figure 3.  Classification of active volcano

    全球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此区域也是著名的“火环”,而印度尼西亚岛链是西南太平洋最为活跃的1条“火链”(图 4,图中火山名称下方数字,如2003/46/2代表的含义为2003年第1次监测到该火山的活动,目前共计活动了46周,2017年度从2月开始变活跃),其居民数量为世界之最,阿贡火山则是该“火链”中最为活跃的火山之一(Self等1996)。阿贡火山的喷发周期约50年,最近1次喷发于1963年(Zen等1964Marinelli等,1968),距今56年。据印尼国家灾害管理局1(Badan Nasional Penanggulangan Bencana)的监测数据,自2017年8月开始,阿贡火山的地震明显增多,有复苏和再次喷发的前兆,9月份火山警戒等级升至Ⅲ级,10月份开始有喷发柱喷出,11月喷发柱急剧上升至4km并开始有岩浆活动,警戒等级也升至最高级Ⅳ级。印度尼西亚岛链位于澳大利亚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由于澳大利亚板块向北的俯冲,在此区域形成了1套完整的沟-弧-盆体系。5—6级地震的震中主要位于岛链与巽他海沟之间,与岛链大致平行,距离岛链约100—150km,地震震源深度约100km;活火山主要位于岛链内部,岩浆来源大致在深度150—200km板块的交汇处。由此可见,由澳大利亚板块俯冲而下的矿物在岛链下方150—200km处发生脱水作用,脱水诱导下覆地震的部分熔融,产生低盐度、钙碱性岩浆;岩浆上升侵入上覆板块的岩石圈中。

    1 https://www.bnpb.go.id

    图 4  印度尼西亚岛链地震与火山分布
    Figure 4.  Earthquakes and volcanoes in Indonesia island chain

    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前期地下岩浆活动,地表热异常,火山开始膨胀;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后,火山气体首先冲出,火山通道内部的压力减小,岩浆成分挥发,火山灰喷出,随后岩浆补给,岩浆爆炸喷出或溢出火口,后期岩浆冷却收缩,火口坍塌。目前,阿贡火山处在火山灰的喷发过程,未出现岩浆溢出。自2017年6月开始,阿贡火山有所膨胀,至2017年12月膨胀近15cm,随后开始逐渐收缩(图 5)。膨胀的中心位于阿贡火山北侧附近,并未在火山的正下方,说明岩浆通道向北倾斜。

    图 5  阿贡火山喷发过程干涉条纹图及对应的地表形变
    Figure 5.  Surface deform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gung volcano eruption

    采用“二通”法对收集到的SAR复数影像进行干涉差分处理。在处理过程中,使用SRTM4 DEM数据消除地形相位影响,同时,为保证较高的配准精度,采用结合轨道和地形数据的图像配准技术,配准精度优于0.001个像元。由于巴厘岛大部分地区为山地,且气候温和多雨,岛上植被茂盛,易造成干涉像对的失相干,同时SAR影像在山区易出现叠掩、透视收缩、阴影等,也将加剧失相干的程度。失相干区或低相干区将导致相位解缠误差,为此,使用迭代自适应滤波算法进行降噪处理,并采用基于狄洛尼三角剖分的最小费用流算法(MCF)。首先,对高质量的相位区进行解缠获得可靠的参考相位模型,再利用参考相位实现对低相干区域的解缠,从而得到全局的最优结果,最后,经过地理编码获取了阿贡火山喷发过程的InSAR形变场。

    阿贡火山自2017年9月开始活动以来,活动特征明显,浅源小震持续增多、热异常明显。2017年10月后,阿贡火山开始出现不同规模的爆炸,爆炸产生的火山灰柱上升至高空并随风向飘逸,爆炸的规模直接决定了喷发柱的高度。阿贡火山的整个喷发过程以及爆炸与喷发柱变化的关系,如图 6所示。由图可见,阿贡火山在2017年10月份主要表现为火山地震和震颤,是地下岩浆通过管道向上运移的过程,此时山体表面也开始不断膨胀,该过程一直持续到11月27日,当日发生1次剧烈爆炸,造成火山剧烈喷发,喷发柱升至海拔4km,大量火山碎屑流顺火山翼冲下,当地居民被迫迁移,航班被迫取消;在随后的3个月内,不断有地下岩浆补给,经常性地发生爆炸并产生喷发柱;在2018年2月27日之后,岩浆补给减弱,火山警戒等级下降,爆炸规模减小,喷发柱高度降低,火山表面逐渐收缩;自2017年9月末至2018年3月末,阿贡火山历经了整个喷发过程,从开始的地震活动,到喷发时大规模爆炸,再到最后阶段的平静收缩,此过程对研究其它“剧烈”型火山具有借鉴意义。

    图 6  阿贡火山喷发过程喷发柱高度变化
    Figure 6.  Changes in eruption column height during the eruption of Agung volcano

    2017年全球火山喷发较往年强烈,年度内火山数量和强度均有增大的趋势(图 7)。其中“剧烈”型火山造成的火山灾害较为严重,应对其加强监测和防灾。活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区,位于太平洋西南的印度尼西亚是2017年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据印尼国家灾害管理局的统计,阿贡火山的喷发造成10万余人无家可归。阿贡火山历时半年多的活动过程从膨胀到收缩,从平静到爆炸再到平静,使我们对火山喷发的过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图 7  2015—2018年全球活动火山数量变化
    Figure 7.  Number of globally active volcanoes from 2015 to 2018
  • 图  1  震后影响范围计算流程

    Figure  1.  Flow chart for calculating post earthquake influence range

    图  2  四象限图

    Figure  2.  Four quadrant diagram

    图  3  系统逻辑架构

    Figure  3.  System logic architecture

    图  4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Figure  4.  System function module design structure diagram

    图  5  系统主要功能展示界面

    Figure  5.  Main function displayinterface of the system

    图  6  系统主要灾情信息收集处置功能

    Figure  6.  Schematic diagram of main disaster collection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表  1  系统模块实现功能

    Table  1.   Function table of each module of the system

    功能模块名称子模块实现内容实现方法
    首页 手机定位 显示手机位置,标记并缩放地图至当前位置。 在地图上自动定位用户的经纬度,并进行标记。
    灾情速报人员分布 各类地震灾情速报人员位置分布专题图,点击符号即可查看人员姓名、手机号码、责任区域等信息。 采用点状符号将全省灾情速报人员经纬度打点显示。
    断裂分布 点击可查看断裂带名称、走向等信息。 采用线状符号在地图上标记全省及周边主要断裂带。
    地震事件分布 点击可查看地震三要素(发震时间、震中、震级)。 采用点状符号将省外重大地震和省内地震信息显示在地图上,符号大小按照地震震级区分。
    灾情速报 地震列表 近期发生地震的三要素信息。 列表方式。
    急速上报 上报地震有感程度、受灾人口、经济影响和现场照片等。 记录上报人员的地理位置。
    预估评判 计算并绘制地震影响范围,自动显示该范围内的灾情速报人员,一键呼叫灾情速报人员,依据现场反馈受灾情况代为填报。 根据发震位置、震级、断裂带等信息,按照相关计算模型绘制地震影响范围(预估评判范围)。
    汇总统计 计算并绘制实时地震有感范围,汇总震后受灾人数等信息。 依据震后上报的受灾情况,通过汇总统计功能实现。
    导出报告 将汇总统计的地震受灾情况生成首报、续报报告。 加载word文档模板。
    我的 登录验证 实现用户的登陆与权限控制。 手机号及验证码、绑定微信。
    我的信息 查看、修改用户手机号、责任位置等信息。 登录账号查询个人信息。
    登录记录 查看用户登陆历史记录。 登录账号查询登录历史信息。
    上报历史 查看用户灾情上报历史记录 登录账号查询上报历史信息。
    添加地震 手动输入地震三要素信息或复制粘贴短信内容自动解析地址。 利用经纬度信息快速生成点文件和短信解析信息。
    下载: 导出CSV

    表  2  系统易用性测试结果

    Table  2.   Table of platform usability test results

    测试用例测试过程描述测试结果
    页面风格一致性 页面结构、导航、菜单、链接、搜索、翻页、字体、列表、
    日期和扫描控件、数据精度的风格是否一致。
    系统页面风格一致。
    易浏览性 具有必要的信息,指导用户使用程序。 系统界面组件提示操作信息,方便指导用户操作。
    输入、输出设计规矩,输出结果应简洁、直观、美观、方便
    阅读、易懂、易用。
    系统界面显示简洁易懂,方便使用。
    人机界面简洁、美观、实用,风格相对一致,符合办公习惯。 系统风格显示一致,符合办公习惯。
    在界面、人机交互、输出中的用语应与业务用语一致。 系统用语与业务用语显示一致。
    易操作性 具有严重后果的功能执行可逆或给出明显警告,执行前要求确认。 执行不可逆操作时,系统给出相应提示
    软件操作简便,支持安卓和苹果系统用户。 系统操作简单易用,可在安卓和苹果系统中使用。
    提供辅助输入手段,如选择输入等。 系统提供便捷的数据输入框。
    下载: 导出CSV
  • [1] 陈静娴, 2020. 基于二维码技术·微信小程序技术的实验室设备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 47(S2): 673—677

    Chen J. X. , 2020.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QR code technology and WeChat mini-program technology. Computer Science, 47(S2): 673—677. (in Chinese)
    [2] 陈烨, 刘群阅, 尤达等, 2017. 微信小程序在森林公园导览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林业资源管理, (5): 120-124, 140

    Chen Y. , Liu Q. Y. , You D. , et al. , 2017. Mini program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forest park navigation system.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5): 120—124, 140. (in Chinese)
    [3] 邓树荣, 张方浩, 余庆坤等, 2019. 一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方法. 震灾防御技术, 14(2): 401—410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Deng S. R. , Zhang F. H. , Yu Q. K. , et al. , 2019.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14(2): 401—410. (in Chinese)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4] 邓欣, 宁芊, 2016. 基于开源的分布式山洪监测数据系统设计.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4(10): 54—56

    Deng X. , Ning Q. , 2016. Distributed flash flood monitoring system design based on open source. Computer Measurement & Control, 24(10): 54—56. (in Chinese)
    [5] 董曼, 杨天青, 2014. 地震应急灾情信息分类探讨. 震灾防御技术, 9(4): 937—943 doi: 10.11899/zzfy20140423

    Dong M. , Yang T. Q. , 2014. Discussion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disaster information classification.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9(4): 937—943. (in Chinese) doi: 10.11899/zzfy20140423
    [6] 郭建兴, 王晓青, 窦爱霞等, 2013. 基于OpenGIS和数字地球平台的地震应急遥感震害信息发布系统研究. 地震, 33(2): 123—131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13.02.016

    Guo J. X. , Wang X. Q. , Dou A. X. , et al. , 2013. Remote sensing data dissemination system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based on OpenGIS and digital earth platform. Earthquake, 33(2): 123—131.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13.02.016
    [7] 何瑞娜, 贾国强, 2020.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震信息速报系统设计实现. 电脑知识与技术, 16(5): 58—60.
    [8] 胡寒冰, 2019. 基于微信小程序平台的地震现场灾害调查信息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 哈尔滨: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Hu H. B., 2019. Design and preliminary realization of earthquake field disaster investig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mini program. Harbi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in Chinese)
    [9] 李查玮, 吴艳霞, 罗棋等, 2020.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地震仪器管理平台研究. 软件导刊, 19(6): 117—120

    Li C. W. , Wu Y. X. , Luo Q. , et al. , 2020. Research on seismic instrument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WeChat Mini Program. Software Guide, 19(6): 117—120. (in Chinese)
    [10] 李明杰, 钱乐祥, 陈健飞等, 2008. 聊城市人口密度空间化方法探讨与运用.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 71—74 doi: 10.3969/j.issn.1671-4229.2008.02.015

    Li M. J. , Qian L. X. , Chen J. F. , et al. , 2008. Discussing and using the method of population density spatialization of Liaocheng city. 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7(2): 71—74.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671-4229.2008.02.015
    [11] 李亚龙, 何琳, 王伟等, 2019. 百度地图位置解析技术在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的应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40(1): 139—144

    Li Y. L. , He L. , Wang W. , et al. , 2019. Application of Baidu map loca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basic database. Seismological and Geomagne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40(1): 139—144. (in Chinese)
    [12] 廖顺宝, 李泽辉, 2003. 基于GIS的定位观测数据空间化. 地理科学进展, 22(1): 87—93 doi: 10.3969/j.issn.1007-6301.2003.01.011

    Liao S. B. , Li Z. H. , 2003. A methodology of spatialization of observed data based on GIS. Progress in Geography, 22(1): 87—93.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7-6301.2003.01.011
    [13] 廖顺宝, 张赛, 2009. 属性数据空间化误差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11(2): 176—182 doi: 10.3969/j.issn.1560-8999.2009.02.007

    Liao S. B. , Zhang S. , 2009. Study on error evaluating index for spatialisation of attribute data. Journal of Geo-Information Science, 11(2): 176—182.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560-8999.2009.02.007
    [14] 刘俊, 温四林, 姚福顺等, 2018. 基于QGIS的交通设施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地理空间信息, 16(3): 80—83 doi: 10.3969/j.issn.1672-4623.2018.03.024

    Liu J. , Wen S. L. , Yao F. S. , et al. , 2018.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QGIS. Geospatial Information, 16(3): 80—83.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672-4623.2018.03.024
    [15] 屈佳, 李俊, 王耀宗等, 2014. 基于WebGIS的地震信息上报与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34(5): 254—260

    Qu J. , Li J. , Wang Y. Z. , et al. , 201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earthquake information reporting and service system based on WebGI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Dynamics, 34(5): 254—260. (in Chinese)
    [16] 帅向华, 刘钦, 甄盟等, 2014. 基于天地图的互联网地震灾情快速获取与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震灾防御技术, 9(3): 479—486 doi: 10.11899/zzfy20140315

    Shuai X. H. , Liu Q. , Zhen M. , et al. , 201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ast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on system of earthquake disaster situation from internet media based on Map World.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9(3): 479—486. (in Chinese) doi: 10.11899/zzfy20140315
    [17] 王琛, 章熙海, 肖飞等, 2018. 基于12322平台的江苏省地震应急灾情速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震灾防御技术, 13(2): 471—479 doi: 10.11899/zzfy20180221

    Wang C. , Zhang X. H. , Xiao F. , et al. , 2018.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Jiangsu earthquake emergency disaster information reporting system based on 12322 platform.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13(2): 471—479. (in Chinese) doi: 10.11899/zzfy20180221
    [18] 王斐斐, 谢恒义, 徐丹等, 2018. 河南省地震灾情收集工作现状综述. 中国应急救援, (4): 60—64. doi: 10.3969/j.issn.1673-5579.2018.04.015
    [19] 王琳, 姜立新, 杨天青等, 2019. 地震应急信息自动分类方法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14(4): 907—916 doi: 10.11899/zzfy20190422

    Wang L. , Jiang L. X. , Yang T. Q. , et al. , 2019. Research on the method of automatic classification in earthquake emergen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14(4): 907—916. (in Chinese) doi: 10.11899/zzfy20190422
    [20] 吴熙彦, 2017. 基于开源GIS的活动断层矢量数据融合方案初探. 电子世界, (22): 72, 74.
    [21] 吴珍云, 金忠平, 王冬辰等, 2020. 基于开源GIS的地震应急信息可视化平台构建与应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39(1): 69—73 doi: 10.3969/j.issn.1006-7167.2020.01.015

    Wu Z. Y. , Jin Z. P. , Wang D. C. , et al. , 2020.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platform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based on open source GIS.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in Laboratory, 39(1): 69—73.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6-7167.2020.01.015
    [22] 肖本夫, 申源, 陈维锋等, 2020. 基于MINA框架的应急救助与地震灾情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震灾防御技术, 15(4): 836—845 doi: 10.11899/zzfy20200418

    Xiao B. F. , Shen Y. , Chen W. F. , et al. , 2020.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nagement platform of emergency assistance and seismic disaster based on the MINA framework.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15(4): 836—845. (in Chinese) doi: 10.11899/zzfy20200418
    [23] 许时光, 郑新奇, 2009. 基于ArcGIS Engine的WebGIS空间分析功能拓展. 测绘通报, (7): 25—27

    Xu S. G. , Zheng X. Q. , 2009. Spatial analyzing function expansion of WebGIS based on ArcGIS engine.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7): 25—27. (in Chinese)
    [24] 薛杰, 2012. 基于GRASS的水稻病虫害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

    Xue J., 2012. Research on rice diseases and pests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GRASS.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 Chinese)
    [25] 原世伟, 景海涛, 李伟, 2016. 基于GIS的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绘地理信息, 41(1): 82—86

    Yuan S. W. , Jing H. T. , Li W. , 2016.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GIS. Journal of Geomatics, 41(1): 82—86. (in Chinese)
    [26] 张土金, 2017. 开源软件QGIS在电网GIS平台建设的应用. 城市地理, (6): 193. doi: 10.3969/j.issn.1674-2508.2017.06.156
    [27] 周锋, 赵颖慧, 范文义, 2009. 基于WebGIS森林火灾数据库分类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37(6): 42—44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9.06.018

    Zhou F. , Zhao Y. H. , Fan W. Y. , 2009.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WebGIS-based Management system for forest-fire database classification.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37(6): 42—44.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0-5382.2009.06.018
    [28] 左天惠, 刘敬华, 张沛全等, 2017. 利用开源QGIS软件提高地震应急专题图制作效率研究. 大众科技, 19(7): 1—3 doi: 10.3969/j.issn.1008-1151.2017.07.001

    Zuo T. H. , Liu J. H. , Zhang P. Q. , et al. , 2017. Research on the open source software QGI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Popular Science & Technology, 19(7): 1—3. (in Chinese) doi: 10.3969/j.issn.1008-1151.2017.07.001
    [29] Boulos M. N. K. , Honda K. , 2006. Web GIS in practice IV: publishing your health maps and connecting to remote WMS sources using the Open Source UMN MapServer and DM Solutions MapLa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5: 6. doi: 10.1186/1476-072X-5-6
    [30] Curtis A. J. , Mills J. W. , Leitner M. , 2006. Spatial confidentiality and GIS: re-engineering mortality locations from published maps about Hurricane Katr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5: 44. doi: 10.1186/1476-072X-5-44
    [31] Vanmeulebrouk B. , Rivett U. , Ricketts A. , et al. , 2008. Open source GIS for HIV/AIDS 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Geographics, 7: 53. doi: 10.1186/1476-072X-7-53
  • 加载中
图(6) / 表(2)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336
  • HTML全文浏览量:  178
  • PDF下载量:  61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1-11-25
  • 网络出版日期:  2022-05-31
  • 刊出日期:  2022-03-3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