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地震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评估

王忠彪 黎益仕 付慧仙 王同庆

陆吉赟, 梁师俊, 余刚群. 基于GIS平台的地震小区划成果数字化系统设计与实现[J]. 震灾防御技术, 2020, 15(1): 156-164. doi: 10.11899/zzfy20200115
引用本文: 王忠彪, 黎益仕, 付慧仙, 王同庆. 地震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评估[J]. 震灾防御技术, 2020, 15(4): 846-854. doi: 10.11899/zzfy20200419
Lu Jiyun, Liang Shijun, Yu Gangqun.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System of Seismic Microzoning Results Based on GIS Platform[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0, 15(1): 156-164. doi: 10.11899/zzfy20200115
Citation: Wang Zhongbiao, Li Yishi, Fu Huixian, Wang Tongqing.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Implementing Situation of Earthquake Standards[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0, 15(4): 846-854. doi: 10.11899/zzfy20200419

地震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评估

doi: 10.11899/zzfy20200419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专项 2019CSES0114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王忠彪, 男, 生于1989年。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标准化与计量研究工作。E-mail: 872144107@qq.com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Implementing Situation of Earthquake Standards

  • 摘要: 基于问卷调查法、统计学方法、情景分析法和专家分析法,根据单位应用标准情况、人员掌握标准情况、标准实施反馈情况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地震标准实施情况调查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行业存在对地震标准重视程度不够、普及不均衡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地震标准宣贯力度、建立并执行地震标准清单制度、强化地震标准实施监督等建议,为促进地震标准的实施提供参考。
  • 地震小区划是对特定区域范围内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影响进行划分,包括设计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和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相比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工作更重视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更为详细地考虑周围的地震地质环境,其成果可为抗震设计、土地利用规划、震害防御等提供更精确的资料(胡聿贤,1999)。

    地震小区划工作内容涉及地震活动性评价、地震构造评价、场地地震动分析等,工作量大,获取的数据也很丰富。传统地震小区划成果通常以文字报告、专题图件的形式提交,类型较单一,展示度较差,难以满足目前公共服务的需要。管理现有数据并充分利用数据推出更多服务型产品是目前包括地震小区划工作在内的地震工作信息化和现代化迫切需要。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国内很多研究者逐步将GIS技术引入地震小区划研究工作中(张苏平等,2003王庆满等,2011李程程等,2014),建立有关数据库和数据管理系统(田勤虎等,2011龚磊等,2015)。但已建系统多以数据查询、展示为主,缺少分析功能和实际产出服务。本文以嘉兴科技城地震小区划工作为基础,将基础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形成集查询、分析于一体的地震小区划成果数字化系统,可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数据服务。

    研究区位于嘉兴科技城,行政区划属于嘉兴市南湖区,面积约30km2,是浙江省四大科技平台之一。现聚集了包括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浙江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院在内的一批高端院所,还建有多个国际技术合作平台、工程中心和产学研基地,是嘉兴市乃至浙江省重要的创业创新平台。

    查询《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2015)可知,嘉兴市大部分地区由原来的Ⅵ度设防提升为Ⅶ度设防,设防水准的提高将对区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国土利用规划、社会经济发展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嘉兴科技城现处于Ⅶ度设防区内,加之人才产业聚集、产值高,地震灾害风险大。在该区进行地震小区划工作,可为该区提供更精确的抗震设防和土地规划资料,有效降低地震灾害风险。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地震小区划工作内容包括地震地质及地震活动性资料的收集、场地钻探、场地土层反应分析等,涉及地质、地震、地球物理、工程勘察等多方面的数据,根据系统建设的需要归纳如下:

    (1) 地震地质及地震活动性数据

    研究区内地震地质及地震活动性专题图包括区域地震分布图、场地地震分布图、历史地震等震线分布图、区域构造图、区域断层分布图、近场构造图等,均为Mapinfo格式的矢量文件。

    (2) 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数据

    区划范围内布设60个钻孔,其中标准钻孔1个(孔深232.8m),地震钻孔29个(深度不小于105m),勘察孔30个(深度小于30m),钻探总进尺4204m,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测线共21534m。系统建设收集的数据包括60幅钻孔柱状图、18条工程地质剖面、5幅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解译图,其中钻孔资料均以柱状图的形式提供,格式为AUTO CAD矢量文件,钻孔的其他信息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供;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地震探测测线数据为PDF文档和栅格图片;勘察报告以PDF文档的形式提供。

    场地内60个钻孔均进行了波速测试,钻孔代表性土层动三轴土样80件,收集的波速数据和动三轴数据以Excel表格的形式提供。

    (3) 地震动分析与参数区划数据

    根据土层地震动分析的需要,建立29个场地钻孔模型,数据格式为TXT文本。收集全球范围内天然地震记录1692条,人工合成地震波522条(每个钻孔3个超越概率各6条),以TXT文本的形式提供。

    地震小区划成果图件主要为地震动参数区化图,以Mapinfo矢量文件的形式提供。另外,还包括小区划报告的文本,以PDF文档的形式提供。

    地震小区划涉及钻孔、场地、强震记录、地震灾害等概念,其对象层次清晰,易于以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形成地震小区划数字化系统。根据需求分析,首先将地震小区划数字化涉及的问题抽象成类,并建立类之间的消息机制及类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地震小区划数字化概念设计。

    根据概念模型抽象出类,相应的类关系如图 1所示,地震小区划数字化主要类有CSolid(工程地质三维实体类)、CDrillHoles(钻孔集合类)、CSoilLayers(土层集合类)、CGroundMotion(强震动观测记录类)、CEarthQuake(场地地震动类)等。CDrillHoles类由CDrillHole类组合形成,并通过CreateTIN方法实现CTins类,由CTins类实现CSolid类,利用CGroundMotion类中SelectEarthQuake方法筛选出符合地质条件的历史强震记录,导入CSolid类,进行地震动分析,计算场地地震动参数峰值加速度、特征周期,并绘制峰值加速度等值线图和特征周期等值线图,由此生成场地地震小区划成果。

    图 1  类关系图
    Figure 1.  Class diagram

    系统采用Access小型数据库实现场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震动数据、地震震陷数据、地震液化数据等的建库,结合GIS技术实现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整合、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整合、信息数据与分析数据的整合。数据库共包含9张数据表,分类如表 1所示。

    表 1  数据库汇总
    Table 1.  Database summary
    序号 表名 功能说明
    1 ZkInfo 钻孔基本信息
    2 ZkLayer 钻孔土层信息
    3 StLayer 标准层序土层信息
    4 ZkLique 钻孔砂土液化信息
    5 ZkClay 钻孔软土震陷信息
    6 ZkWave 钻孔土层剪切波速信息
    7 ZkBG 钻孔土层标贯信息
    8 ZkMx 钻孔动力分析模型信息
    9 ZkSeis 钻孔动参数区划信息表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数据库逻辑设计如图 2所示。

    图 2  数据库逻辑关系图
    Figure 2.  Database logic diagram

    系统采用MapX作为GIS开发组件,数据库采用Access,在VB环境下完成开发,可运行于多个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

    系统功能分为资料查询、成果应用、专题研究三大模块,其中专题研究整合了资料查询、成果应用模块的所有功能,详细的功能设计如图 3所示,系统主界面(专题研究模块)如图 4所示,主要对资料查询、成果应用模块进行介绍。

    图 3  系统功能设计
    Figure 3.  System function design
    图 4  系统主界面(专题研究模块)
    Figure 4.  System main interface (thematic research module)

    该模块主要对地震小区划工作的基础资料及成果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内容包括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场地勘察、地震区划等。由于部分功能展示的形式类似,对其中的部分功能进行介绍。

    (1) 地震活动性查询:可查询区域地震、场地地震、历史地震影响烈度及场地地震综合评价。按地震震级自动统计地震活动性情况,通过地点地图及数据表的方式查询当前地震发生日期、经度、纬度、震级、震源深度等相关信息,成果展示如图 5所示。

    图 5  地震活动性查询(场地地震)
    Figure 5.  Seismic activity query (site earthquakes)

    (2) 地震区划:对区内潜在震源区的划分情况及地震小区划成果进行查询,成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包括区划的范围、相关的地震动参数及标定的反应谱,成果展示如图 6所示。

    图 6  地震小区划查询
    Figure 6.  Seismic microzoning query

    (3) 钻孔快捷查询:可对区内所有勘察钻孔进行集中展示,包括钻孔柱状图、钻孔土层剪切波速、抗震类别判定、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情况判断等所有信息,成果展示如图 7所示。

    图 7  钻孔信息快捷查询
    Figure 7.  Quick query of borehole information

    该模块基于现有基础资料,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数字化分析,生成相应的成果数据。该模块主要包括虚拟勘察、场地分析及国土规划3个子模块,其中虚拟勘察模块包括虚拟钻孔、工程地质剖面、地层等值线等,场地分析模块包括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分析及场地抗震类别判定,国土规划模块包括断层分布及地震小区划。

    (1) 虚拟钻孔:采用delaunay三角网上的线性内插算法,根据坐标输入或地图点选获得示范区内任意位置钻孔(虚拟)的相关资料,包括钻孔柱状图、场地抗震类别判定、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分析、历史地震、地震动参数等。虚拟钻孔的柱状图以栅格图片或CAD矢量文件的形式导出,所有虚拟钻孔信息还可以Word文档的形式导出,内容包括场地土层信息、场地地震动参数、场地类别等,涵盖了地震工程大部分基础资料,可供相关单位参考使用,如图 8所示。

    图 8  虚拟钻孔分析
    Figure 8.  Analysis of virtual borehole

    (2) 工程地质剖面:根据连续的坐标输入或在底图上绘制剖面线生成研究区内相应的工程地质剖面图(见图 9),可将剖面图以栅格图片或CAD矢量文件的形式导出。

    图 9  任意位置的工程地质剖面图
    Figure 9.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ection at any position

    (3) 地震地质灾害:包括场地内的砂土液化和软土震陷。根据部分钻孔试验参数,采用建规中的判别方法对场地内钻孔进行判定,给出其液化程度和震陷情况。

    (4) 地震动分析:根据点选的坐标位置,选择距离最近的地震钻孔数据,输入筛选要素,从天然地震时程库中选取符合要求的天然地震时程;根据人工合成的基岩地震动计算得到各超越概率下的场地地表地震动参数,成果展示如图 10所示。

    图 10  场地钻孔地震动分析
    Figure 10.  Ground motion analysis of site borehole

    通过对地震小区划数据的整理,基于GIS软件开发地震小区划成果数字化系统。在实现项目成果数据查询与可视化展示的同时,还可导出数字化分析成果。相比传统的地震小区划工作,该系统的成果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为地震工作服务能力的提升进行了尝试。同时,需指出的是,此次建立的系统仅为单机版,与实现公共服务仍存在一定差距,后续还需进行更多的研究,补充和完善相关功能,以期建立高效便捷的在线服务系统。

  • 图  1  部门岗位统计结果

    Figure  1.  Statistics of department and post

    图  2  职称职务统计结果

    Figure  2.  Statistics of title or post

    图  3  从事专业领域年限统计结果

    Figure  3.  Statistics of years in professional field

    图  4  从事或熟悉的专业领域统计结果

    Figure  4.  Statistics of professional field

    图  5  熟悉或经常使用的标准项数与对应人数统计结果

    Figure  5.  Statistics of the number of familiar standard and corresponding people

    图  6  地震标准熟悉程度与标准发布年份统计结果

    Figure  6.  Statistics on familiarity degree of seismic standards and standards release years

    表  1  地震标准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内容

    Table  1.   Investigation content on implementing situation of earthquake standards

    序号 问题 题型
    1 所在单位 单选题
    2 所在部门岗位 单选题
    3 专业技术职称/行政职务 单选题
    4 至今从事专业领域的年限 单选题
    5 从事或熟悉的地震专业领域 多选题
    6 日常工作中通过何种渠道查阅需要的地震标准文本 多选题
    7 对标准应用实施情况逐项做出评价 是否熟悉本标准 表格文本题
    是否使用过本标准
    本标准应用实施效果如何
    协调性和适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
    建议复审结论
    8 日常参与地震标准化相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障碍 多选题
    9 目前阻碍地震标准更好实施的因素 多选题
    10 在加强地震标准宣贯工作中的意见与建议 填空题
    11 地震标准制修订建议 填空题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地震标准获取途径统计结果

    Table  2.   The way to obtain the standard of survey objects

    获取途径 问卷数/份 占比/%
    官方网站 327 70.93
    学科组或相关专家 306 66.38
    标准化主管部门 189 41.00
    其他 65 14.10
    下载: 导出CSV

    表  3  部分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复审建议统计

    Table  3.   Statistics of problems and review suggestions in some standards

    标准编号 协调性和适用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占比/% 复审建议占比/%
    内容交叉重复 技术指标矛盾 技术指标落后 技术已被淘汰 继续有效 废止 修订
    GB/T 18207.1-2008 78.89 6.03 2.01 12.56 0.51 75.13 0.00 24.87
    GB/T 18208.1-2006 79.13 9.57 0.00 10.43 0.87 67.59 0.93 31.48
    GB/T 18208.3-2011 80.99 4.13 0.83 11.57 2.48 70.48 0.00 29.52
    GB/T 18208.4-2011 75.24 5.71 3.81 12.38 2.86 63.83 2.13 34.04
    GB/T 24335-2009 79.56 4.38 3.65 11.68 0.73 70.97 0.81 28.22
    GB/T 19428-2014 84.44 2.22 0.00 10.00 3.34 70.15 0.00 29.85
    下载: 导出CSV

    表  4  Q标准协调性和适用性存在的问题指标与复审建议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Table  4.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index of review suggest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compat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of standards

    指标 内容交叉重复 技术指标矛盾 技术指标落后 技术已被淘汰 无问题
    继续有效 0.68* -0.17 -0.84* -0.18 0.86*
    废止 -0.22 -0.02 0.13 0.44* -0.23
    修订 0.61* 0.18 0.86* -0.04 -0.86*
    *表示p<0.05
    下载: 导出CSV

    表  5  按工作岗位和从事专业领域分类统计结果

    Table  5.   Classified statistical results of position and professional field

    工作岗位 熟悉标准平均数量/项 从事专业领域 熟悉标准平均数量/项
    管理 11.4 构造地质 20.2
    业务 17.7 地震活动性 23.3
    台站 19.9 地震工程 18.4
    科研 18.5 应急救援 19.0
    直属单位 12.5 测震 18.6
    监测、分析预报中心 14.9 形变 20.3
    震防中心 15.8 流体 22.3
    党务、财务等其他 10.4 电磁 22.8
    整体 16.4 分析预报 20.0
    信息化 20.5
    党务、财务等其他类 11.2
    下载: 导出CSV

    表  6  按从事工作年限和职称分类统计结果

    Table  6.   Classified statistical results of working years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工作年限 熟悉标准平均数量/项 职称 熟悉标准平均数量/项
    5年以下 13.6 中级 15.0
    5—10年 12.1 副高级 17.6
    10—15年 14.5 正高级 29.7
    15年以上 23.4
    下载: 导出CSV

    表  7  地震标准实施影响因素统计结果

    Table  7.   Statistic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implementation of seismic standards

    调查内容 回答选项 问卷数/份 占比/%
    有哪些因素影响地震标准更好地实施 不熟悉标准 332 72.02
    不重视标准 301 65.29
    标准作用不大 94 20.39
    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渠道不通畅 248 53.80
    标准可操作性差 61 13.23
    其他 22 4.77
    下载: 导出CSV
  • 侯韩芳, 王红, 崔妍等, 2018. 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指标体系构建试点研究. 标准科学, (6): 73-80. doi: 10.3969/j.issn.1674-5698.2018.06.014
    李军, 吴杰, 刘珏, 2018. 标准实施效果评价国内研究综述及初探. 标准科学, (8): 97-101. doi: 10.3969/j.issn.1674-5698.2018.08.020
    李艺, 陈文颖, 李艳平等, 2020. 全国多区域医疗机构超声体检需求调查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分析. 中国医疗设备, 35(2): 1-4, 11.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LSX202002001.htm
    刘爱东, 同榛, 张昭焕等, 2017. 管理会计在企事业单位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及启示.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9(4): 1-10. doi: 10.3969/j.issn.1008-2670.2017.04.001
    娄伟, 2012. 情景分析方法研究. 未来与发展, 35(9): 17-26.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WLYF201209006.htm
    张博, 袁玲玲, 牟长青等, 2017. 海洋标准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估方法研究. 海洋开发与管理, 34(1): 57-62.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KGL201701011.htm
  • 加载中
图(6) / 表(7)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31
  • HTML全文浏览量:  55
  • PDF下载量:  7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20-08-19
  • 网络出版日期:  2021-04-07
  • 刊出日期:  2020-12-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