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一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方法

邓树荣 张方浩 余庆坤 和仕芳 杜浩国 曹彦波

邓树荣, 张方浩, 余庆坤, 和仕芳, 杜浩国, 曹彦波. 一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方法[J]. 震灾防御技术, 2019, 14(2): 401-410.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引用本文: 邓树荣, 张方浩, 余庆坤, 和仕芳, 杜浩国, 曹彦波. 一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方法[J]. 震灾防御技术, 2019, 14(2): 401-410.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Deng Shurong, Zhang Fanghao, Yu Qingkun, He Shifang, Du Haoguo, Cao Yanbo.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19, 14(2): 401-410.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Citation: Deng Shurong, Zhang Fanghao, Yu Qingkun, He Shifang, Du Haoguo, Cao Yanbo.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19, 14(2): 401-410.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一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方法

doi: 10.11899/zzfy20190213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震应急全时程灾情汇聚与决策服务技术研究” 2018YFC1504500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专项“云南省地震灾害区域特征研究” XH17032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邓树荣, 男, 生于1987年。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应急现场通信保障工作和应急救援理论研究。E-mail:604732139@qq.com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 摘要: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根据地震应急预案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由于难以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和全面的灾情信息,因此支撑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因素有限。本文通过专家调查法,梳理出影响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关键因子,并对其赋予一定的权值,得到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阀值。当地震发生后,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计算出1个地震应急响应级别的判定值,通过判定值和阀值区间的关系,判定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最后,抽取了2011年以来云南境内发生的10次破坏性地震作为检验样本,结果证明该方法对应率较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 表  1  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重要因子

    Table  1.   Important factors in determining the level of earthquake emergency response

    重要因素 因子 因子分类 应急响应级别判定机理
    地震因素 震级 初判因子 通常震级越大,应急响应的启动级别越高,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
    震源深度 初判因子 震源深度越浅,破坏性越大,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
    发震时间 初判因子 夜间发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重,可提高响应级别
    发震地点 初判因子 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地区发生地震,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可提高响应级别,在无人区或者人员极少地区,造成的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小,可降低相应级别
    灾情因素 人员伤亡预评估 初判因子 根据经验和模型评估出的人员伤亡,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
    经济损失预评估 初判因子 根据经验和模型评估出的经济损失,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
    人员死亡 初判因子
    调整因子
    人员死亡数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根据数量级的变化调整响应级别
    经济损失 初判因子 经济损失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根据损失数量级的变化可调整响应级别
    人员伤亡变化趋势 调整因子 根据人员伤亡的变化趋势,可调整响应级别
    灾害损失变化趋势 调整因子 根据灾害损失的变化趋势,可调整响应级别
    社会因素 人口密度 初判因子 人口密度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密度较密可提高响应级别,密度较低可降低响应级别
    人口聚集度 初判因子 人口聚集度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聚集度较高可提高响应级别,聚集度较低可降低响应级别
    灾区人口总数 初判因子
    调整因子
    人口总数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总数较大可提高响应级别
    社会因素 人均GDP 初判因子 人均GDP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GDP较高可提高响应级别
    县域经济总量 初判因子 经济总量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总量较高可提高响应级别
    地理环境
    因素
    地形地貌 初判因子 地形地貌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地形地貌特殊可提高响应级别
    地质构造 初判因子 地质构造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地质构造特殊可提高响应级别
    场地条件 初判因子 场地条件是响应级别初判的依据,场地条件特殊可提高响应级别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直接因子

    Table  2.   Direct factor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mergency-response level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备注
    重要因素 权重 重要因子 权重 分级标准 参考分值
    地震因素 w1 震级 w11 7.0(≥6.0) [f11Ⅰ,10] z11 一些人口密度高、经济发达地区需要按括号内数值提高权重
    6.0—7.0(5.0—6.0) [f11Ⅱf11Ⅰ
    5.0—6.0(4.0—5.0) [f11Ⅲf11Ⅱ
    <5.0(<4.5) [0,f11Ⅲ
    灾情因素 w2 人员死亡 w21 300人 [f21Ⅰ,10] z21 人员死亡数据在第一时间难于获取,一些特殊地区可根据死亡人数的上升趋势进行判定
    50—300人 [f21Ⅱf21Ⅰ
    10—50人 [f21Ⅲf21Ⅱ
    <10人 [0,f21Ⅲ
    经济损失 w22 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上年GDP的1% [f22Ⅰ,10] z22 经济损失数据在第一时间难于获取,可根据经济损失预评估和经济损失的发展演变趋势进行判定
    严重 [f22Ⅱf22Ⅰ
    较重 [f22Ⅲf22Ⅱ
    较小 [0,f22Ⅲ
    地震灾害级别 w23 特别重大 [f23Ⅰ,10] z23 按地震灾害判定级别指标进行判定
    重大 [f23Ⅱf23Ⅰ
    较大 [f23Ⅲf23Ⅱ
    一般 [0,f23Ⅲ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应急响应级别判定的间接因子

    Table  3.   Indirect factor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emergency-response level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备注
    重要因素 权重 重要因素 权重 分级标准 参考分值
    地震因素 w3 震源深度 w31 0—5km [f31Ⅰ,10] z31 统计表明75%以上的地震是0—60km的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多为5—20km
    5—10km [f31Ⅱf31Ⅰ
    10—20km [f31Ⅲf31Ⅱ
    20—60km [0,f31Ⅲ
    发震时间 w32 22:00—7:00(凌晨) [f32Ⅰ,10] z32 人的活动规律
    12:00—14:00,19:00—22:00(大部分人在室内活动) [f32Ⅲf32Ⅱ
    7:00—12:00,14:00—
    19:00(大部分人在室外活动)
    [0,f32Ⅲ
    发震地点 w33 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
    和超大城市
    [f33Ⅰ,10] z33 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为小城市,50万—100万为中等城市,100万—500万为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为超大城市1
    人口50万—500万的
    中等城市和大城市
    [f33Ⅱf33Ⅰ
    人口50万以下的小城市或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 [f33Ⅲf33Ⅱ
    县级以上政府所在地以外的其它地区 [0,f33Ⅲ
    灾情因素 w4 人员伤亡
    预评估
    w41 300人 [f41Ⅰ,10] z41 参照地震应急预案和人口伤亡评估模型
    50—300人 [f41Ⅱf41Ⅰ
    10—50人 [f41Ⅲf41Ⅱ
    <10人 [0,f41Ⅲ
    经济损失
    预评估
    w42 50亿以上 [f42Ⅰ,10] z42 经济损失数量级,历年灾评数据
    5亿—50亿 [f42Ⅱf42Ⅰ
    1000万—5亿 [f42Ⅲf42Ⅱ
    0—1000万 [0,f42Ⅲ
    人员伤亡
    变化趋势
    w43 急速上升 [f43Ⅰ,10] z43 人员伤亡变化率
    快速上升 [f43Ⅱf43Ⅰ
    缓慢上升 [f43Ⅲf43Ⅱ
    伤亡很少,基本没变化 [0,f43Ⅲ
    灾害损失
    变化趋势
    w44 急速上升 [f44Ⅰ,10] z44 灾害损失变化率
    快速上升 [f44Ⅱf44Ⅰ
    缓慢上升 [f44Ⅲf44Ⅱ
    损失很轻,基本没变化 [0,f44Ⅲ
    社会因素 w5 人口密度 w51 500人以上高度集聚核心区 [f51Ⅰ,10] z51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葛美玲等,2009
    201—500人(中低度集聚区) [f51Ⅱf51Ⅰ
    101—200人(过渡区) [f51Ⅲf51Ⅱ
    0—100人(稀疏区) [0,f51Ⅲ
    人口聚集度 w52 15以上(城市核心区) [f52Ⅰ,10] z52 中国人口集聚度分类标准(刘睿文等,2010
    2—15(密集区) [f52Ⅱf52Ⅰ
    0.5—2(均值区) [f52Ⅲf52Ⅱ
    0—0.5(稀疏区) [0,f52Ⅲ
    灾区人口
    总数
    w53 500万人以上 [f53Ⅰ,10] z53 人口数量级
    100万—500万人 [f53Ⅱf53Ⅰ
    20万—100万人 [f53Ⅲf53Ⅱ
    0—20万人 [0,f53Ⅲ
    人均GDP w54 高人均GDP:40000元以上 [f54Ⅰ,10] z54 中国城市人均GDP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贾娜等,2006),因研究的需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考虑,对原文的数据进行了适当的向上取整
    较高人均GDP:
    25000—40000元
    [f54Ⅱf54Ⅰ
    中等人均GDP:
    12000—25000元
    [f54Ⅲf54Ⅱ
    较低人均GDP:
    2500—12000元
    [0,f54Ⅲ
    县域经济
    总量
    w55 1000亿元以上 [f55Ⅰ,10] z55 参考云南省2015年度县域经济总量(云南省统计局,2016),以云南数据为例
    500亿—1000亿元 [f55Ⅱf55Ⅰ
    100亿—500亿元 [f55Ⅲf55Ⅱ
    0—100亿元 [0,f55Ⅲ
    地理环境因素 w6 地形地貌(坡度) w61 地形特别复杂,地势特别
    陡峭(35°≤坡度≤45°)
    [f61Ⅰ,10] z61 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白仙富等,2015
    地形较复杂,地势陡峭(30°≤坡度<35°,45°<坡度≤50°) [f61Ⅱf61Ⅰ
    地形一般,地势较平缓
    (10°≤坡度<30°)
    [f61Ⅲf61Ⅱ
    地形较好,地势平缓
    (坡度<10°,坡度>50°)
    [0,f61Ⅲ
    地质条件 w62 特别复杂,结构破碎 [f62Ⅰ,10] z62 地质条件的抗震性能和特点
    较复杂,结构不稳定 [f62Ⅱf62Ⅰ
    一般,结构较稳定 [f62Ⅲf62Ⅱ
    较好,结构稳定 [0,f62Ⅲ
    地理环境因素 w6 场地条件 w63 危险地段(地震时可能发生
    滑坡、崩塌、地陷等)
    [f63Ⅰ,10] z63 GB 50011—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10
    不利地段(软弱土、
    液化土、山丘陡坡等)
    [f63Ⅱf63Ⅰ
    一般地段 [f63Ⅲf63Ⅱ
    有利地段(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 [0,f63Ⅲ
    下载: 导出CSV

    表  4  地震应急响应启动级别的判定值和阀值对照表

    Table  4.   Comparison of emergency response levels of 10 earthquake events determined by theory and in practice

    发震日期 发震时间 发震地点 震级 判定值 应启动级别 实际响应级别 是否对应
    2011-08-09 19:50 腾冲县 5.2 4.5612
    2012-09-07 11:19,12:16 彝良县 5.7,5.6 8.8746
    2013-03-03 13:41 洱源县 5.5 6.0165
    2014-05-30 09:20 盈江县 6.1 9.8721
    2014-08-03 16:30 鲁甸县 6.5 14.3065
    2014-10-07 21:49 景谷县 6.6 13.0145
    2015-03-01 18:24 沧源县 5.5 5.1544
    2015-10-30 18:26 昌宁县 5.1 3.9932
    2016-05-18 00:48 云龙县 5.0 4.0127
    2017-03-27 07:55 漾濞县 5.1 4.3528
    下载: 导出CSV
  • 白仙富, 戴雨芡, 余庆坤等, 2015.地震滑坡危险性评估模型及初步应用.地震研究, 38(2):301-312. http://d.ol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dzyj201502018
    蔡俊, 2011.我国应对破坏性地震的震后应急响应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范开红, 周志华, 陈维锋, 2017.四川地震应急准备与处置要点分析.震灾防御技术, 12(4):956-965. http://zzfy.eq-j.cn/zzfyjs/ch/reader/view_abstract.aspx?flag=1&file_no=20170423&journal_id=zzfyjs
    葛美玲, 封志明, 2009.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地理学报, 64(2):202-210. doi: 10.3321/j.issn:0375-5444.2009.02.007
    洪海春, 尤捷, 陶小三等, 2015.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震害对比研究.地震工程学报, 37(4):1013-1022. doi: 10.3969/j.issn.1000-0844.2015.04.1013
    皇甫岗, 苏有锦, 张建国等, 2014.新世纪滇缅交界大震活动研究.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贾娜, 周一星, 2006.中国城市人均GDP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软科学, (8):109-118. doi: 10.3969/j.issn.1002-9753.2006.08.014
    姜立新, 帅向华, 聂高众等, 2012.地震应急指挥协同技术平台设计研究.震灾防御技术, 7(3):294-302. doi: 10.3969/j.issn.1673-5722.2012.03.008
    刘睿文, 封志明, 杨艳昭等, 2010.基于人口集聚度的中国人口集疏格局.地理科学进展, 29(10):1171-1177. doi: 10.11820/dlkxjz.2010.10.003
    刘在涛, 李洋, 2010.通过玉树地震解析中国地震应急响应机制.中国应急救援, (5):18-21. http://www.wanfangdata.com.cn/details/detail.do?_type=perio&id=QK201002429450
    刘在涛, 王栋梁, 张维佳等, 2011.基于贝叶斯判别分析的地震应急响应等级初判方法.地震, 31(2):114-121. doi: 10.3969/j.issn.1000-3274.2011.02.013
    徐国祥, 2008.统计预测和决策(3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云南省统计局, 2016.云南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张彦琪, 陈维锋, 卢永坤等, 2017.2014年云南3次M>6地震灾害特征对比分析.地震研究, 40(1):144-152. doi: 10.3969/j.issn.1000-0666.2017.01.020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10.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加载中
表(4)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165
  • HTML全文浏览量:  43
  • PDF下载量:  6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8-07-03
  • 刊出日期:  2019-06-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