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673-5722
  • CN 11-5429/P

基于TOPSIS评价法的城市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

孙滢悦 陈鹏 刘晓静 刘家福

柳艳丽, 邱虎, 郭巍, 高也. 烈度计台站远程监控系统[J]. 震灾防御技术, 2020, 15(3): 618-623. doi: 10.11899/zzfy20200316
引用本文: 孙滢悦, 陈鹏, 刘晓静, 刘家福. 基于TOPSIS评价法的城市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J]. 震灾防御技术, 2017, 12(3): 700-709. doi: 10.11899/zzfy20170325
Liu Yanli, Qiu Hu, Guo Wei, Gao Y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of Intensity Meter Station[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20, 15(3): 618-623. doi: 10.11899/zzfy20200316
Citation: Sun Yingyue, Chen Peng, Liu Xiaojing, Liu Jiafu.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Urban Emergency Shelter Site Based on TOPSIS Evaluation Method[J]. Technology for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2017, 12(3): 700-709. doi: 10.11899/zzfy20170325

基于TOPSIS评价法的城市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

doi: 10.11899/zzfy201703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5015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1501559

吉林省科技厅青年基金 20150520081JH

详细信息
    作者简介:

    孙滢悦, 女, 生于1980年。副教授, 在读博士。从事旅游资源规划与灾害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研究。E-mail:syy800201@126.com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Urban Emergency Shelter Site Based on TOPSIS Evaluation Method

  • 摘要: 由于城市中人口高度聚集,一旦发生灾害需疏散受灾居民到应急避难所中,因此应急避难所选址的合理性与适宜性就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经济性、效率性、公平性、安全性、可达性及环境因素等6个方面出发,选取12个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因子,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OPSIS评价方法构建适宜性评价模型,对研究区42处备选应急避难所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秀级别8个、良好级别10个、中等级别23个、差等级别1个。研究结果可为应急管理部门在选择应急避难所建设位置时提供决策依据。
  • 随着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项目工程的实施,将在全国建设大量烈度计观测台站,弥补现有地震台网能力的不足,有效提高减灾和社会服务能力。其中,天津地区已在京津冀简易烈度计预警示范工程中先行建设了80个简易烈度计台站,与天津行政区内具备实时传输能力的测震台站和强震动台站共同组建天津地震预警观测系统(许可等,2019)。现有观测系统中缺少台站设备状态监控,台站各种设备基本处于未知状态,台网中心设备维护人员对台站设备状态的判断仅限于烈度计信号通断与否,台站出现故障后(如市电故障、电压不稳、网络故障、设备死机等),运维人员无法远程判断故障原因并进行有效处理,须到现场进行排查及维修,增加了运维成本,且效率较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烈度计台站远程监控系统,使台网和台站值班人员可在线实时查看仪器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各类设备故障,并对故障进行远程处理,提高台网管理与维护能力。

    烈度计台站远程监控系统物理架构如图 1所示,分为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信息采集设备、服务器、PC和手机,其中,信息采集设备部署在烈度计台站,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数据支撑,也是逻辑架构中的数据采集层。软件平台部署在监控中心,涉及业务层的使能平台和大数据页面、数据仓库层中的数据库、服务器中的MQTT中间件、手机APP等。

    图 1  监控系统物理架构
    Figure 1.  Physical architecture of monitoring system

    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台站供电、网络、仪器状态等信息,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上传至使能平台进行存储,将原始数据传至解析器,解析器对电源数据、专业仪器数据、网络数据等进行类型分析,同时判断数据是否正常,并进行数据分类存储与统计分析,大数据界面通过GIS地图显示台站状态,对异常数据台站进行报警。运维人员查看报警台站实时数据信息,通过使能平台或手机APP向信息采集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对观测仪器等设备进行远程维护。

    烈度计台站信息采集设备通过对台站设备运行状态、供电状态、网络状态等进行全方位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存在的问题,最大程度地减小设备离线率和故障率,确保台站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根据实际需求,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基于NB-iot通信具有功耗低和费用低的特点,信息采集设备上行数据接口采用单独的NB-iot通信链路,信息采集设备采集台站监控信息,并通过NB-iot网络回传至台网监控中心的监控平台。

    (2)信息采集设备可通过以太网口对台站现有连接网络设备(路由器和烈度计)进行网络通讯,发现问题及时报警。设备可通过以太网读取烈度计状态信息及实时数据信息,进而对专业设备状态进行监控(王建国等,2010)。

    (3)信息采集设备支持接入、接出市电,并对市电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用电量等参数进行监测。同时信息采集设备不影响其他设备供电,即使信息采集设备出现故障,也不会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供电。

    (4)设备具有多路I/O输入及1路RS485输入接口,支持其他设备接口接入,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从而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5)信息采集设备设有1路继电器输出,将需控制设备的供电线路接入继电器常闭端,即可通过终端发送特定指令完成相应设备的关闭、打开和重启(陈吉锋等,2012)。

    (6)信息采集设备内置电容,能保证台站在断电情况下短时间工作,将故障信息回传。

    设备核心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核心嵌入式控制器(MCU)模块、NB通信模组模块、能耗测量模块、网络通讯模块。信息采集设备功能模块逻辑图如图 2所示,其中,主控模块是设备的核心,通过C语言和汇编语言实现设备核心算法与逻辑控制,完成对外围硬件的控制功能;电源模块为控制电路提供电源;数据采集模块实现不同通讯协议设备的接入,包括电能计量模块、I/O接口输入、RS485通讯接口等;以太网模块实现与本地路由器之间的通讯,通过TCP传输协议查询台站设备间的网络连通情况,包括烈度计、路由器等网络联通信息(宁晓青等,2019);控制模块通过接收主控模块的指令实现设备断电、重启等操作;NB模块为通信模块,可使用3家运营商的NB服务,实现监控信息及控制指令的传输。

    图 2  逻辑图
    Figure 2.  Logic diagram

    上位机设备配置软件通过RS485接口与设备进行通信,实现NB-iot网络、以太网、测量量、烈度计等参数的配置,上位机配置软件界面如图 3所示。NB-iot网络参数配置实现设备与监控中心接收数据服务器的通信,需配置的主要参数包括MQTT服务器地址和端口、登陆ID及订阅主题;以太网参数配置实现设备与烈度计和路由器间的通信,需配置的主要参数包括设备网卡IP地址、网关地址和掩码地址;测量量参数配置实现台站网络与供电的监控测量,需配置的主要参数包括台站设备IP地址、环境参数(如电压、功率、温度等);地震烈度计监测参数配置实现烈度计状态信息的监控测量,需配置的参数主要包括烈度计类型和IP地址。

    图 3  上位机配置软件界面
    Figure 3.  Upper computer configuration software interface

    监控平台是基于物联网侧设备接入使能的云化平台系统,能有效监控烈度计台站设备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数据展现及发布、智能管控等,平台具备丰富的对外数据接口,可简单灵活地通过插件编程实现不停机对接收数据保存、解析、加解密、格式转换等。

    监控平台逻辑架构从功能层上分为数据仓库层、功能层和业务层(图 4)。

    图 4  监控平台逻辑架构
    Figure 4.  Logical architecture of monitoring platform

    数据仓库层实现对数据存储表的管理,包括信息采集设备上传的原始数据表、解析数据表、用户管理表、业务报表、系统监控表、参数设备表。功能层包括监控平台实现的功能,如身份认证、数据解析、数据查询和报表分析等。业务层包括使能平台和大数据页面,使能平台主要完成数据查询统计和下行,大数据页面完成数据统计分析及展示。

    监控平台从使用上分为用户模块、设备模块、应用模块和解析器模块,其中,用户模块为基础,设备模块为纽带,应用模块为主干,解析器模块为重点,各模块功能见表 1

    表 1  监控平台各模块功能
    Table 1.  Functions of monitoring platform modules
    模块 功能
    用户模块 存储用户的基本信息,按登录用户信息显示不同的平台信息
    设备模块 对上行数据进行分类,将数据与设备对应,对设备基本信息进行查询与维护
    应用模块 作为设备与解析器的依托,控制设备离线监测、数据解析、设备报警等功能是否开启
    解析器模块 将所有上行数据解析后展现在监控平台的大数据界面上
    下载: 导出CSV 
    | 显示表格

    烈度计台站信息采集设备已在80个简易烈度计台站安装部署,监控平台在台网中心服务器进行部署,监控平台基于B/S架构进行设计,方便用户操作。值班人员通过监控平台大数据界面(图 5)查看台站运行状态,发现报警及时远程维护。监控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多次监测到台站供电中断、网络故障和烈度计数据异常。当监测到台站供电中断时,运维人员第一时间给烈度计台站看护人员打电话确认供电故障的具体原因,确保供电故障及时修复;当监测到台站网络中断时,通过远程控制路由器重启解决由于路由器死机导致的网络故障;当监测到烈度计数据异常时,通过远程控制烈度计重启解决由于烈度计死机导致的数据异常问题。

    图 5  监控平台大数据界面
    Figure 5.  Big data interface of monitoring platform

    监控平台还具有大数据统计分析功能,如可对台站报警类型及报警次数日排名、台站通信流量排名、台站电压日统计报表、报警次数月统计报表、台站报警类型占比、台站报警状态占比进行展示。运维人员可根据相关统计报表有针对性地对台站各类设备进行定向优化升级,保证观测数据的稳定可靠。

    烈度计台站远程监控系统可实时监控烈度计台站各设备运行状态,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可判断具体故障原因,并及时进行远程维护,减少运维成本,有效提高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和监测数据的连续率,具有应用与推广价值。

  • 图  1  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概念框架

    Figure  1.  Concept framework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 sites

    表  1  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指标与权重

    Table  1.   Indexes and weights of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shelter sites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经济性 a1施数目(个) 0.07
    a2开发经费(万元) 0.02
    效率性 a3平均旅次长度(分钟) 0.09
    a4一定距离内设施服务人数(人) 0.10
    公平性 a5覆盖率(%) 0.11
    a6设施负荷标准差 0.11
    安全性 a7坡度(≤25°) 0.06
    a8与危险源距离(米)(加油站、工厂等) 0.05
    可达性 a9步行可达性 0.07
    a10交通便利 0.08
    环境因素 a11垃圾处理方便性 0.12
    a12污水处理能力 0.12
    下载: 导出CSV

    表  2  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分级标准

    Table  2.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uitability of emergency shelter sites

    Ci 0—0.152351 0.152351—0.304703 0.304703—0.457054 0.457054—0.609407
    评价结果
    下载: 导出CSV

    表  3  应急避难所选址适宜性评价结果

    Table  3.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emergency shelter site suitability

    应急避难所名称 $ D_i^ + $ $ D_i^ - $ Ci 等级
    哈尔滨市育才中学 0.106476 0.028208 0.209438
    哈尔滨市卫生学校 0.102863 0.02871 0.218203
    京滨外语文化学校 0.101378 0.031362 0.236267
    哈尔滨第七十六中学 0.106567 0.01767 0.142227
    兆麟公园 0.065048 0.057545 0.469399
    市图书馆柳树分馆 0.095998 0.03654 0.275695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 0.090204 0.037148 0.291697
    斯大林公园 0.072829 0.056938 0.438772
    博达迪漫主题公园 0.063715 0.082861 0.565311
    宝捷广场 0.071179 0.070982 0.499308
    哈尔滨市江沿小学校 0.093164 0.033188 0.262663
    运华广场 0.100169 0.034875 0.258248
    道里区图书馆 0.095719 0.039811 0.293741
    尚志小学 0.10978 0.031673 0.223914
    哈尔滨话剧院艺术学校 0.106513 0.029445 0.216573
    哈一一三中学 0.096669 0.031496 0.245745
    安静小学 0.110882 0.025689 0.188099
    万达广场 0.061891 0.096563 0.609407
    哈尔滨市地段小学校 0.110146 0.033333 0.232321
    哈尔滨市第四十中学校 0.0982 0.041461 0.296867
    友谊公园 0.077981 0.054294 0.410463
    光华小学 0.103624 0.020381 0.164354
    哈尔滨市爱国小学校 0.094388 0.035913 0.275612
    哈尔滨市第六十中学 0.092766 0.035218 0.275175
    兴才中学 0.09318 0.032903 0.260964
    哈尔滨市阳明小学校 0.100674 0.028028 0.217775
    哈尔滨市通达小学校 0.217775 0.023771 0.189990
    汇丽广场 0.077276 0.05824 0.429765
    九站公园 0.061759 0.061931 0.500697
    四十一中学二校区 0.091587 0.038508 0.295998
    建国公园 0.059172 0.074264 0.556552
    第四十一中学一校区 0.085293 0.047298 0.356720
    光华中学校 0.094127 0.037709 0.286027
    哈尔滨商业大学 0.058901 0.077885 0.569393
    运华广场 0.067127 0.077774 0.536740
    哈尔滨市第十五中学 0.081621 0.050608 0.382732
    商大南校区体育馆 0.083181 0.044479 0.348420
    第三十六中学校 0.077969 0.051307 0.396882
    哈尔滨市十四中 0.08192 0.049057 0.374546
    新华小学 0.09406 0.031922 0.253386
    第三十三中学 0.087278 0.041753 0.323587
    新康小学 0.089238 0.040092 0.309997
    下载: 导出CSV
  • 陈忠暖, 阎小培, 2006.区位模型在公共设施布局中的应用.经济地理, 26(1):23-26.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DL200601006.htm
    胡志毅, 张兆干, 2002.城市饭店的空间布局分析-以南京市为例.经济地理, 22(1):106-110.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JDL200201023.htm
    李彪, 2003.城市安全规划的可视化技术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13(11):28-31. doi: 10.3969/j.issn.1003-3033.2003.11.008
    李世雄, 朱华桂, 2016.基于受灾者关键期自救的应急救援物资结构研究-以地震灾害为例.震灾防御技术, 11(1):153-164. doi: 10.11899/zzfy20160117
    陆大道, 1988.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万艳华, 2003.城市防灾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王华林, 盖殿广, 王纪强等, 2011.淄博市及其邻近地区活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震灾防御技术, 6(3):242-256. doi: 10.11899/zzfy20110304
    王铮, 丁金宏, 1994.区域科学原理.北京:科学出版社.
    吴宗之, 黄典剑, 蔡嗣经等, 2005.基于模糊集值理论的城市应急避难所应急适应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 5(6):100-103.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AQHJ200506027.htm
    姚新强, 陈宇坤, 高武平等, 2012.印度锡金邦6.8级地震中国西藏地区民房震害分析.震灾防御技术, 7(1):77-84. doi: 10.11899/zzfy20120109
    叶明武, 王军, 陈振楼等, 2009.城市防灾公园规划建设的综合决策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5(2):89-93, 98.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LGT200902024.htm
    周一星, 1995.城市地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媛, 石铁矛, 胡远满等, 2011.基于GIS与多目标区位配置模型的沈阳市公园选址.应用生态学报, 22(12):3307-3314.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YSB201112033.htm
    Aday L., Andersen R., 1981. Equity of access to medical care: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overview. Medical Care, 19(S):4-27. https://repository.library.georgetown.edu/handle/10822/729426
    Hwang C. L., Yoon K., 1981.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A State-of-the-Art Survey. Berlin Heidelberg:Springer-Verlag.
    Lai Y. J., Liu T. Y., Hwang C. L., 1994.TOPSIS for MOD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76(3):486-500. doi: 10.1016/0377-2217(94)90282-8
    Lee Y. L., Ishii H., Tai C. A., 2008. Earthquake shelter location evaluation considering road structure. In: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Kaohsiung:IEEE, 495-497.
    Ma D. X., Chu J. Y., Liu X. N., et al., 2011. Study on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evacuation capacity in village based on multi-level Grey evaluation. Procedia Systems Engineering, 1:85-92. doi: 10.1016/j.sepro.2011.08.015
  • 加载中
图(1) / 表(3)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09
  • HTML全文浏览量:  68
  • PDF下载量:  12
  • 被引次数: 0
出版历程
  • 收稿日期:  2016-07-20
  • 刊出日期:  2017-09-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